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3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1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研究为了增加氟橡胶的化学稳定性和服役寿命,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覆膜法对氟橡胶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对覆膜前后的氟橡胶进行了150℃热空气老化实验,比较了覆膜对氟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与未覆膜橡胶的拉伸强度及弹性均随高温曝露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但覆膜橡胶的老化程度远远小于未覆膜橡胶,抗老化能力提升约1倍,PTFE薄膜有效阻隔了热氧气与氟橡胶的接触,可以有效提升氟橡胶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和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22.
离子注入对聚四氟乙烯覆铜板黏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聚四氟乙烯(PTFE)基材线路板,铜箔与基材的结合力是影响其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纯PTFE表面与铜箔的黏结性能较差,可采用离子注入结合磁过滤沉积技术对PTFE进行改性处理,再电镀铜薄膜制备PTFE覆铜板。采用SEM和XPS分析改性PTFE的表面微结构及表面成分;使用达因测试笔测试其表面张力;利用SRIM软件模拟不同厚度过渡层对注入离子以及基体原子浓度随深度分布的影响;采用90°剥离强度测试仪分别测试液氮、热应力及浸锡环境下改性PTFE覆铜板的剥离强度;通过宽频介电阻抗谱仪研究其电导率及介质损耗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后的PTFE表面形貌发生显著变化,可与铜箔形成有机结合的过渡层,所制得的柔性覆铜板性能良好、稳定,剥离强度明显提高——常温下为0.74 N/mm,在液氮、热应力及浸锡环境下剥离强度略有下降,电学性能符合电路板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3.
采用高速混合、冷压烧结成型的方法通过填充改性制备BaSO4/PTFE复合材料,利用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考察BaSO4用量对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磨损表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揭示摩擦磨损机理。结果表明,BaSO4可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损性能,在用量为30%时,耐磨损性能与纯PTFE相比提高了两个数量级;PTFE以粘着磨损为主,随着BaSO4用量增加,磨粒磨损逐渐占主导,粘着磨损逐渐减少,并最终表现出疲劳磨损特征。  相似文献   
24.
金属氟塑料衬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 《飞机设计》2004,(2):71-74
聚四氟乙烯金属带材具有极高承载和超长使用寿命等特点,因此,在飞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以满足高、低温,高负荷,长寿命等苛刻条件下对润滑材料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这种材料的研制过程,并提出了材料的验证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5.
纳米氧化锌改性聚四氟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纳米氧化锌为填充剂,通过乳液共混方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锌改性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实验确定了较理想的复合工艺,能够在成本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多项性能。另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了纳米氧化锌颗粒的粒度分布,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性能随增强体加入量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纳米氧化锌改性聚四氟乙烯的机理。  相似文献   
26.
采用高强纤维与聚四氟乙烯纤维混编织物增强树脂制成自润滑复合材料,在重载摩擦工况下进行了摩擦试验,研究了不同的高强纤维、基体树脂对表面温度、应力、摩擦因数及压缩强度的影响,并对自润滑复合材料的“PTFE转移润滑膜”的减摩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重载条件下织物A/改性酚醛树脂综合性能优异,摩擦过程中摩擦表面形成“PTFE转移润滑膜”,摩擦因数达到0.018.  相似文献   
27.
使用叔丁基锂(t-BuLi)与乙二胺(EDA)的混合溶液活化聚四氟乙烯(PTFE),并在活化的PTFE上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使用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对活化与接枝后的PTFE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工艺成功将GMA接枝到PTFE上。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接枝表面,使用TGA法测定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率达到5.83%。最后研究了接枝反应时间和温度对PTFE-g-GMA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反应时间超过8h后基本恒定;在70℃反应时接枝率出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8.
沈琳 《航空制造技术》2012,(17):76-78,82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使用最大厚度达50μm的碳氟固体润滑涂层,本文对使用背景、涂层性能、加工方式、涂装工艺参数、表面预处理、喷涂作业、涂层补充加工、涂层质量评价等工艺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9.
30.
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时,为保证装药形状完整性,尺寸精确,脱模顺利,所用的芯模、工装等需要涂上脱模剂才能使用。聚四氟乙烯涂膜是继地腊和硅橡胶之后的新型脱模剂。涂装后的芯模、工装等具有表面光滑、涂层厚度均匀、使用寿命长久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脱模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