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5篇
航空   50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为研究绝热层厚度对自由装填固体火箭发动机烤燃响应特性的影响,针对某固体发动机建立了二维快速烤燃和慢速烤燃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绝热层厚度为0、0.5、1、1.5、2.0、2.5、3.0 mm的发动机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发动机在快烤条件下,推进剂温度达到520 K后,温升速率快速增长,自加速放热反应加剧,...  相似文献   
102.
张斌  刘宇  王长辉  任军学 《固体火箭技术》2011,34(2):189-192,201
为了研究长时间工作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的热防护性能,运用三方程烧蚀模型和运动边界显示差分格式,对长时间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绝热层烧蚀及温度场进行了耦合计算.计算得到了化学烧蚀率、扩散烧蚀率、燃烧室内壁温度等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所研究的长时间工作发动机燃烧室烧蚀由扩散过程控制.此外,在求解烧蚀子程序时,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赋...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总结了最近时期固体火箭发动机貯存期预测方法的研究情况与发展趋势,分析讨论这一研究工作的历程,认为LRSLA法是基本的方法、成功的方法。经过这一步,取得经验,然后才能向前发展。同时,模型法也是有意义的,可使这一研究工作在耗资少、时间快的条件下来完成,并为发动机的设计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使发动机的制造更为可靠。LRSLA法和模型法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基础和发展的关系问题。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借鉴国外的经验,既要进行LRSLA法的研究,同时开展模型法的探索,建立数据和气象资料的准备,使这一研究工作尽快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4.
本文建立了一种固体发动机绝热层烧蚀模型,给出了4台发动机试车后绝热层的剖析和计算结果,分析比较后认为这种烧蚀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最后介绍了利用这种模型设计发动机燃烧室各部位绝热层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对低温加注管路的绝热层在液氮调试的工况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影响管路传热的各种条件,指出了以往经验方法的不足,并得出了一系列对今后的靶场工作有着重要参考意义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6.
分析高压水射流清理发动机内绝热层的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采用水射流清理某型号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对壳体强度,刚度和防锈的影响,并给出了结论。该项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一种中温固化的强度高、力学性能好、隔热性能优良的环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讨论了树脂及固化剂类型的选择以及改性环氧树脂体系的反应机理,满足了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的粘接和耐烧蚀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在概述各实验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用烧蚀发动机在旋转实验台模拟飞行加速度开展绝热层燃烧实验研究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9.
高过载条件下固体发动机内流场及绝热层冲蚀研究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针对Ф315mm实验发动机和某发动机工作状态及结构特点,进行了发动机燃烧室内三维两相流动数值模拟和内绝热层的炭化冲蚀规律研究。计算中应用了颗粒轨道模型和二阶迎风有限体积方法,对纵、横加速度载荷下的两相流动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纵、横向载荷对两种发动机燃烧室内粒子场和聚集带的影响;应用绝热层炭化冲蚀和两相流粒子热增量模型,分析了实验发动机在多种纵、横向过载作用下的绝热层冲蚀规律。在与Ф315mm实验发动机结果对照后,修正了炭化冲蚀计算所需参数,进一步预示了发动机的三维两相流场和炭化冲蚀率,并在35gn过载下分析了推进剂含铝量对粒子聚集密度和炭化冲蚀的影响。计算结果为发动机故障分析和实验发动机试车结果评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0.
飞马座空间运载火箭的推进系统为三级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本文对发动机的设计、制造和试验作了全面介绍,重点讨论了三级发动机的设计特点,即为了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大的设计安全系数和在其它型号上使用过的成熟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