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7篇
  免费   1685篇
  国内免费   423篇
航空   3763篇
航天技术   860篇
综合类   503篇
航天   1299篇
  2025年   12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309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01篇
  2017年   220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2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自动组卷是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针对软件工程等科目存在模块化的特点,建立了试题库及多目标优化组卷模型,对不同的目标根据其重要性采用不同的权重系数,将多目标优化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使用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根据约束条件存在着硬约束与软约束条件,改进了可行解的产生方法,求解过程中采用精英策略对种群进行选取,并对交叉、变异算子进行优化。经实际测试,组卷成功率与算法的收敛速度均可达到自动组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52.
针对火箭/发射装置系统,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火箭和发射管的动力学方程组,基于MATLAB平台编写了方程组求解程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弹管间隙对火箭初始扰动的影响,并利用二次回归模型求出了弹管间隙的最优解。计算结果表明,初始扰动角和角速度是弹管间隙的二次函数,而最优弹管间隙为该二次函数构成的齐次方程的解。该方法能为火箭发射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3.
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改进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已有RBCC发动机性能分析模型的改进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最小吉布斯自由能法,建立了一次火箭燃烧室热力计算模型,并采用冻结流假设进行喷管热力计算;针对以H2O2(L)/JP-10(L)为推进剂的一次火箭进行了热力计算,并与CEA和CHEMKIN等化学热力学软件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校验,验证了所建模型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建立了采用CFD软件求解二维Euler方程的后体性能分析方法,并基于CFD软件提供的接口函数和PYTHON脚本技术设计了后体自动性能分析流程,自主实现了后体流场分析过程的几何造型、网格划分、边界定义、CFD求解器设置、CFD方程求解及性能参数计算。  相似文献   
254.
利用修正的无量纲因子,建立了适用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数值优化的数学模型。创新地采用欧氏空间中超立方体顶点坐标作为协状态初始值的方法解决了伴随方法的初始值估计难题,实现了间接伴随法在最优轨迹优化中的应用。完成并给出了该方法在真空状态和有空气动力存在的情况下轨迹优化结果,并在控制约束存在的前提下,对上升段轨线进行重规划,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且具有在线制导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55.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运动补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运动误差对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的影响及运动补偿的任务;综述了国内外SAR运动补偿的研究状况;指出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构成的组合导航系统通过卡尔曼滤波器可以形成一种高性能的运动补偿系统。  相似文献   
256.
含钟差修正的脉冲星和太阳观测组合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深空探测器巡航段的导航定位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提出一种利用X射线脉冲星和太阳观测信息的组合导航方法.利用脉冲星导航的脉冲到达时间测量值,同时利用太阳敏感器、分光计分别测量太阳视线矢量和探测器相对于太阳的径向速度,并将星载时钟钟差增广为状态变量,构建组合导航系统,利用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UD(Upper triangular matrix-Diagonal matrix)分解信息融合算法进行状态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因钟差漂移引起的导航滤波发散问题,同脉冲星导航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定位精度和钟差修正能力.  相似文献   
257.
动平衡对小卫星姿态的影响及配重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小卫星动平衡问题;从小卫星姿态精度角度分析卫星动平衡的必要性,并提出配重优化方法、首先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表明质心偏移降低星体姿态精度、增加姿控能源和工质消耗、并导致姿态确定和控制器设计参数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卫星姿态产生系统误差;因而动平衡是提高卫星服役质量和服役寿命的必要步骤。然后提出配重优化的动态规划法和单纯形法优化模型,并给出程序设计以及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258.
车载GPS/DR组合导航系统的信息融合新方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总结了适用于车载 GPS/ DR组合导航系统的几种信息融合方法 ,提出一种可容错的新型联合卡尔曼滤波结构方案。针对系统重构和自适应调整的依据 ,提出一种新的分系统状态评估方法 ,定义了滤波器估计结果可信度的概念并给出对其进行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联合滤波模型的自适应信息分配准则 ,实时跑车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该方案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导航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59.
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算法的再入轨迹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徐敏  万自明  陈士橹 《宇航学报》2006,27(6):1147-1151
传统的再入轨迹优化问题通常是在气动外形和质量等总体参数给定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所设计的最优轨迹从飞行力学的角度来看是最优的,但从系统角度来看未必是最优的。在总体初步设计阶段,考虑气动外形和质量等其他学科影响的再入轨迹优化对于提高RLV的系统性能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此时再入轨迹优化将是一个静态,动态多学科混合优化问题。以球头双锥的升力体构型RLV为例,以最小化热防护系统质量和最大横向机动距离为指标,采用两种典型的多学科优化算法来研究考虑气动外形、轨迹和热防护系统三个学科的再入轨迹优化设计问题。仿真结果表明多学科优化算法能够用来求解静态,动态多学科混合优化的再入轨迹优化设计问题,是RLV初步外形设计和任务轨迹规划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60.
火箭发动机旋转试验台可在地面模拟火箭发动机飞行过程中的高速自旋环境,通过对发动机旋转工作状态下的控制和监测,为旋转发动机流场及内弹道研究提供试验数据.为模拟发动机旋转时点火飞行的受力工况,试验台不仅需驱动发动机一起做高速旋转运动,保证发动机在轴向上具有自由度以测试推力,还需承载发动机点火时产生的巨大冲击振动.为此,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