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1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172篇
航空   1192篇
航天技术   180篇
综合类   192篇
航天   41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31.
分析了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吸波原理,综述了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材料如零维磁性纳米颗粒、一维磁性金属纳米线、二维磁性薄膜、二维片状磁性金属颗粒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932.
针对超疏水表面功能材料在流动减阻方面的潜在应用,通过水洞实验研究了具有超疏水表面航行器模型的阻力特性,获得了其减阻特性曲线,并得到了超过20%的减阻效果.对超疏水表面进行了表面能特性和滑移特性分析,认为表面组分中的疏水基团和表面微观结构分别导致了超疏水表面的低表面能效应和壁面滑移效应,两者是超疏水表面具有减阻作用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33.
空间科学实验平台气液回路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科学实验平台是为突破单一化实验装置设计模式而研制的一种多用途空间科学实验平台. 根据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内气液回路设计的相关问题, 给出了回路系统中主要设备的相关设计方法, 包括循环风机、气-液换热器、冷板, 并根据传热效率和系统安全性的考虑, 对流体工质的选择提出建议. 初步分析结果及国际类似研究证明, 气液回路技术结合其他主动及被动热控制措施, 可以很好地满足空间实验平台内部仪器设备及样本的不同温度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34.
935.
流体网络节点残量修正算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流体网络求解的收敛性与稳定性,对网络节点残量修正算法进行改进。基于理论分析,提出使残量修正算法大范围收敛的初值赋值规律,并通过简单模型的数值分析加以验证;在节点残量修正显式迭代的基础上,提出隐式梯形迭代格式,扩大最大迭代步长。基于改进方法,以某典型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为例进行计算,获得空气系统各节点的压力、温度以及各支路的质量流量。该计算过程显示,相对于残量修正显式迭代,改进计算振荡大幅度减弱,收敛速度提高了80%以上。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流体网络求解的稳定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936.
W型钡铁氧体具有吸波性能好、价格低廉的特点,因此,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W型钡铁氧体BaMe2Fe16O27的主要制备方法,总结了Me为不同元素以及稀土离子掺杂时W型钡铁氧体的研究现状,展望了W型钡铁氧体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37.
镀NiCo/ NiFe 碳纤维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化学镀方法,在碳纤维表面镀覆了不同增重比的NiCo和NiFe合金,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TG-DTA热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增重比达80%时,碳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合金镀层;热分析显示,在空气中,镀覆NiCo、NiFe的碳纤维分别从389.8℃和392.9℃开始金属被氧化而导致增重;DTA图中镀金属后碳纤维的起始分解及终了分解温度均提前了。化学镀NiFe的碳纤维红外消光性能和吸波性能优于化学镀NiCo的碳纤维,最大可达8.25 dB,其与纳米材料混合后的吸波性能有明显提高,最大可达9.9 dB。  相似文献   
938.
碳纳米管是一种有前途的微波吸收剂,可以作为潜在的隐身材料、电磁屏蔽材料或暗室吸波材料使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通过碳纳米管碳化学镀改性、纳米管与聚合物共混、纳米管与铁磁材料杂化来制备微波吸收剂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碳纳米管作为吸波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9.
天力 《中国航天》2012,(11):22-24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猎鹰”9火箭10月7日携带着“龙”货运飞船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站点火升空,正式开始执行NASA“商业补给服务”(CRS)合同下的国际空间站商业货物运输服务,任务代号CRS-1。起飞约10分钟后船箭成功分离。飞船增压舱内装有约400公斤(含包装454公斤)补给物资,包括食物和衣物、一台用于存放实验样品的冰箱、一个微重力流体研究用支架及日本和欧洲舱段所需的有效载荷。船上还装有备件及空间站生保系统部件。飞船于10月10日抵达空间站,由站上宇航员操纵机械臂捕获,并停靠到“和谐”舱面向地球的对接口上。  相似文献   
940.
王瑾  李运泽  宁献文  王浚 《宇航学报》2013,34(5):734-740
为了提高航天器热控系统的控温适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感温蜡温控阀的单相流体回路热控方法,利用感温蜡温控阀的全自动流量、温度比例调节特性实现温度控制。通过集总参数法建立感温蜡温控阀、热源载荷和空间辐射器等部件的数学模型,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该热控系统的温度动态特性。仿真结果表明,感温蜡温控阀的布局方式,以及感温蜡熔程、时间常数和温度延迟等热特性对单相流体回路热控系统温度动态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对基于感温蜡温控阀的单相流体回路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