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航空   699篇
航天技术   252篇
综合类   123篇
航天   5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针对气动光学效应的RANS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气动光学效应研究的特殊需求,发展了相应的RANS计算方法.首先对常规湍流模型进行评估,选出对平均密度空间分布预测较好的湍流模型;同时发展了光波折射率脉动值的输运方程,用以模化脉动密度对光学成像的畸变效应.针对一典型光学头罩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本文发展的计算方法对光学窗口流场的气动光学效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952.
综述了目前被用于液体液面三维重建的光学测量方法,目的是将光学三维测量方法用于飞机燃油箱中来测量油箱油位和燃油晃动时液面的三维形态.主要介绍了立体视觉匹配法、条纹分析法和条纹放置法的基本原理,简述了3种方法在测量液面面形的应用场景和发展现状,分析了3种方法在不同场景使用时的优劣.总结和归纳了液面面型测量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953.
含能纳米流体型燃料是将含能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液体基础燃料中制得,具有高密度、高体积热值等特性,是高能量密度燃料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总结了含能纳米颗粒的固、液和气相制备方法及纳米流体型燃料的一步和两步制备方法,阐述了范德华力、空间位阻、静电斥力以及溶剂化排斥协同作用以稳定固液两相的原理,介绍了纳米流体燃料稳定性评价方法 (沉降与离心法、粒度观测法、光谱吸收法等)及提高燃料稳定性的途径(添加表面活性剂、纳米颗粒表面改性等);进一步,解析了纳米颗粒表面改性同时提高燃料稳定性和燃烧特性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含能纳米颗粒提高燃料能量密度和燃烧速率、缩短点火延迟时间的机理。然后,综述了含能纳米流体型燃料凝胶化的研究进展,该燃料以凝胶态储存,经剪切或升温变稀后以纳米流体相态进行输送和雾化,是解决含能纳米流体型燃料沉降问题的重要手段。最后,提出了纳米流体型燃料的未来研究方向,如合成新型基础燃料、设计含能小分子凝胶剂、开发低成本规模化制备工艺等。  相似文献   
954.
正近日,在北京市科委纳米科技专项支持下,清华大学成功研制出高性能碳纳米管导线,并开展了脑起搏器电极、碳纳米管导线原型直流电机应用研究。碳纳米管具有轻质、高强以及导电、导热性能优异等特点,有望取代传统金属导线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应用。常规碳纳米管制备方法会导致金属纳米管与半导体纳米管的混合,其中半导体属性约占2/3,造成碳纳米管导线电导率比铜导线低两个数  相似文献   
955.
实验研究了基于纳米多孔薄膜的蒸发特性,以氟化液FC-72为液态工质,对比分析了开口向上和向下时的相变特性。结果发现:两种工况下,其热流密度-过热度曲线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且均出现热流密度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的“薄液膜蒸发”区间。在低热流密度下,温度均较为稳定,但开口向下时的传热性能始终优于开口向上时,分析原因为重力对供液的影响和液膜厚度对热阻的改变。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加,表面温度波动也越来越剧烈,甚至出现了温度的峰值,最终开口向下和向上达到的临界热流密度值分别为59 W/cm2和47W/cm2;同时,对蒸发过程进行理论建模,得出其蒸发系数分别为0.043 1和0.021 9。  相似文献   
956.
基于天基光学观测的空间目标可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天基光学观测的空间目标可见性分析是天基空间监视系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对基于天基光学观测的单颗监视卫星,本文综合考虑其几何可见性、光学可见性和设备可见性,建立了获取其实际可观测区域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仿真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57.
针对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大幅宽成像的遥感应用需求,提出了高分辨率超大幅宽星载成像光谱仪技术方案,分析确定了成像光谱仪光学系统指标,设计了空间成像光学系统和光谱成像光学系统.空间成像光学系统采用自由曲面离轴三反设计方案,实现了大视场、大相对孔径像方远心设计,系统相对畸变小于0.02%;光谱成像光学系统的狭缝长度超...  相似文献   
958.
针对红外硫系玻璃模压工艺难点,通过模压热传导有限元分析,确定硫系玻璃模压升温速率;通过硫系玻璃高温试验获得了模压保温时间及模压非球面透镜的模具面型补偿修正参数;针对硫系玻璃热力学性能特性,在模具设计中提出了环槽区的设计方案,降低模压残余应力,并给出模仁结构尺寸及面型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模压工艺试验确定了各工序参数,模压试验结果满足红外成像系统设计要求。该研究成果为As-Se硫系玻璃在红外成像光学系统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及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959.
纳米鞣酸Pb(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燃烧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液相分散沉淀法制备了纳米鞣酸Pb(Ⅱ)配合物,用TG、TEM和FTIR对产物的形貌、粒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纳米鞣酸Pb(Ⅱ)配合物对RDX-CMDB推进剂燃烧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产物的平均粒径约为80 nm,能明显改善推进剂的燃烧性能,使推进剂的燃速提高了148%,压强指数(6~8 MPa)从0.861降低至0.129。  相似文献   
960.
针对空间光学载荷光学反射镜组件离子束加工时产生的能量传输及累积效应对组件胶粘层的物理性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文章根据离子源的能量分布特点,建立了离子束加工过程中的动态热传输模型;结合模型对驻留时间、束流分布参数、离子源功率产生的热效应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最后,在某直径1000mm非球面ULE玻璃材料反射镜组件的加工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