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3篇
航空   241篇
航天技术   120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2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1.
刘斐 《太空探索》2013,(1):34-37
在珠海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神舟九号返回舱实物、天宫神九对接组合体模型、嫦娥三号月球车模型等重量级展品首次亮相,一系列最新立项研制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地地战术武器系统、无人机系统、精确制导炸弹等展品集中展示,航天技术应用展品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精心准备的航天科技盛宴令广大  相似文献   
612.
针对舰载机着舰侧向控制难度较大的问题,借鉴美国海军的“魔毯”(MAGIC CARPET)着舰的先进理念,提出了 1种新的着舰控制方法,即侧向轨迹增量控制。首先,分别从理论上分析了侧向常规控制、侧向轨迹增量控制的控制结构和着舰性能;然后,对 HUD显示符号进行改进;最后,通过实时仿真,比较了这 2种方法的着舰控制效果。结果显示,着舰侧向轨迹增量控制具有 3个优点:1)简易,降低了飞行员的操纵频次和负担;2)直观,着舰侧向操纵更直观,侧向杆量与飞机侧偏修正速率成正比例,而且当横杆回中时飞机能自动跟踪跑道中心线的横向漂移;3)鲁棒,显著提高了对侧风和舰尾流的抑制能力,即使在飞行员不操纵的情况下,飞机也能迅速反应和抑制风干扰。因此,建议在着舰工程中采用侧向轨迹增量控制。  相似文献   
613.
赵斌  梁乐成  蒋瑞民  周军 《宇航学报》2022,43(5):563-579
针对制导武器终端角度约束下的制导方法和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进行综述。首先,对比分析了几种典型的终端角度约束定义,针对二维、三维交战场景构建了面向终端角度约束的制导及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的状态空间模型;其次,针对终端角度约束下的制导方法以及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与对比;最后,针对终端角度约束制导和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中存在的多约束落角控制、信息估计、落角范围估计、协同制导等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14.
高超声速飞机突破现有飞机的速度与高度包线,具有可重复使用、宽速域飞行的技术优势,是未来飞行器技术发展的重大方向之一。国外正加快高超声速导弹向飞机平台的技术转化,已设立多个高超声速飞机研究项目,研究进展较快。本文总结了国外高超声速飞机的研发历程与研究项目整体情况,梳理了在研重点型号的概念方案和研究进展,分析了国外高超声速飞机的主要发展趋势。研究认为,面对国外高超声速飞机加速研制的态势,我国应加强对动力等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试验能力,为高超领域的科技竞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15.
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快速发展,基于分子振-转吸收光谱的研究日益深入,以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unable Diode Lase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DLAS)为代表的检测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大,已有超过一千类仪器应用于连续监测以及过程控制,每年出售的气体检测仪器占据了红外气体传感检测仪器总数的5%以上,已实现不同领域组分浓度、温度、压力等参数的高精度探测。本文针对仪器开发领域目标吸收信息被完全覆盖的复杂应用环境,利用调制技术将吸收信息转移到高频部分,经过分通道背景扣除和谐波信号归一化处理提取吸收信息。以测量含硫天然气中微量H2S为例,天然气中CH4含量超过90%,目标组分H2S的吸收信息被完全覆盖,将吸收信息转移到1 kHz频率,得到的谐波信号峰值与H2S浓度呈正相关,线性参数达到0.999 9,实现了弱吸收信号的有效提取,从方法上验证了提取弱吸收信号的有效性,进一步扩展了光学气体传感的应用领域,为仪器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16.
未来远程对空导弹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未来远程对空导弹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未来空战场的3种重要目标,对远程对空导弹拦截3类目标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远程打击"侦-控-打-评"体系出发,分析了远距作战对于预警探测、指挥控制与通讯、火力打击以及效能评估的四点需求.最后分析了未来远程对空导弹的3种能力特征:防区外拦截能力、弱信息支援下的自主作战能力和...  相似文献   
617.
通导一体化是综合PNT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方向。对通信导航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通信导航弹性融合的概念框架。面向综合PNT体系需求,设计了通导一体网络化PNT系统架构,阐述了通导一体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从通导一体化信号、信道、接收处理、网络架构、网络管理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介绍了低轨通导融合、区域自组网通导融合、5G+UWB协同等典型成果,并对网信场图、智能网管、博弈对抗等通导一体化技术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18.
619.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及微惯性器件的发展,大量小型化、低成本、高性能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NC)产品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型无人飞行器、地面无人系统以及精确制导弹药等领域.针对各类应用需求,基于MEMS惯性测量单元(IMU)、GNSS接收模块、全捷联红外/可见光/激光多模智能导引头、信息处理器(DSP)与数据链通信模块,采用SiP技术研制出GNC芯片.基于GNC芯片构建一体化微小型GNC系统,突破了基于SiP一体化微小型GNC系统集成、全捷联红外/可见光/激光多模智能感知、嵌入式深组合导航、全捷联多模智能导引头/导航/制导与控制一体化设计等关键技术,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微小型GNC系统技术为低成本小型无人系统和精确制导弹药的发展夯实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