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5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844篇
航空   2365篇
航天技术   2168篇
综合类   472篇
航天   354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266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491篇
  2010年   458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26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95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56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5,(2):47-47
国际发射暇务公司的宇宙神5/521运载火箭2004年12月1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了洛马商业航天公司为SES美洲通信公司制造的AMC-16(GE-16)通信卫星。该卫星重4.2吨,采用A2100AX公用舱。△欧洲阿里安5G 运载火箭2004年12月18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了法国的太阳神2A军事侦察卫星及6颗小卫星。这6颗小卫星分别是法国空间研究中心为法国武器装备总署研制的重125公斤的高层大气物理卫星“结合激光雷达观测的大气科学反射率极化与各向异性”(PARASOL),  相似文献   
72.
《质量与可靠性》2005,(5):53-53
“十五”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基础科研工作,紧密围绕军工产品研制生产和全行业质量管理的需求,通过不断增强投资力度,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整体水平,推动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结合全国质量月活动,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于2005年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首届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成果发布会,将近年来在质量与可靠性技术领域取得的技术成果予以发布。  相似文献   
73.
论述了随着小卫星的发展空间碎片将成为一新的严重的空间环境,叙述了航天器的保护问题,最后提出了进行空间碎片地面模拟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基于微机电一体化系统(MEMS)的微槽冷却系统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将微槽冷却系统用于微纳卫星热控设计时的特殊要求。讨论了表征微槽冷却系统性能的水力学系统和传热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槽冷却系统可使大热流密度的热源芯片温度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能满足微纳卫星热控的要求。研究认为,压降和热阻均较小的深槽可在小泵功率时提供较优的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75.
《中国航天》2006,(8):23-23
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7月10日在斯里哈里科塔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发射“印星”4C通信卫星时失败,使该国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严重受挫。火箭正常起飞后数秒便偏离了设计飞行路线,约60秒时某些部件解体,包括卫星在内的残骸落入孟加拉湾内。此前不到一天,印可携带核弹头  相似文献   
76.
阳光 《中国航天》2006,(11):40-42,47
作为空间探索史上最具新意的探测任务之一,欧洲首个月球探测器9月3日迎来了一场戏剧性的大结局。称为SMART-1的该探测器在这一天按照事先的安排坠毁于月面之上,让世界各地的天文观测者们观赏到了一次天文焰火表演。  相似文献   
77.
介绍了国内外微小卫星平台的发展概况、特点和应用前景,阐述了天基微小卫星平台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及系统特点,分析了天基微小卫星平台的关键技术和实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78.
3.机载动能反卫星系统1976年美国空军开始发展由F-15战斗机携带的空射型直接上升式动能反卫星武器。在由F-15发射后,寻的拦截器与发动机分离,通过长波红外探测器  相似文献   
79.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7,(9):46-46
俄罗斯宇宙3M火箭7月2日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了德国“合成孔径雷达(SAR)-放大镜”2军事侦察卫星。卫星由OHB系统公司建造,重770公斤,寿命10年,载有合成孔径雷达、星间S波段发射机和X波段发射机等设备,采用550公里极轨道,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SAR-放大镜”是德首个卫星侦察系统,由5颗相同的小卫星和地面段组成。5颗卫星处在3个轨道面上。项目耗资2.5亿欧元以上。  相似文献   
80.
王一然 《中国航天》2003,(2):6-6,10
国防科技不仅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是带动国家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原动力。无论是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星球大战计划”和“NMD计划”,还是我国的“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工程,都充分表明国防科技是国家科技发展的先导和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