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304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51篇
航天   5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飞机总体外形智能CAD中,针对现有方法的局限性,研究了参数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影响神经网络学习3个主要因素(权值、激励函数和拓扑结构)的WAFS学习算法,并研究了隶属函数的神经网络表达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并行推理,给出了有关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2.
多块网格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网格拓扑的选择和块与块之间的拼接方法,针对真实飞机外形多块网格生成,本文分析了研究了翼类和体类部件的各种网格拓扑,论述了翼身组合体的多块网格非结构连续拼接技术,指出连续拼接方法的缺点,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还讨论了分块策略和确保块与块之间网格线安全连续拼接的方法,通过实例进一步阐述了本文工作的另外一些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73.
超空泡鱼雷外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超空泡鱼雷的外形参数,获得同一空化数下的最大航行体体积,基于经验公式,考虑到空泡与超空泡雷体的关系,通过对圆盘空化器产生的超空泡形态近似处理和对超空泡鱼雷外形分段分析,推导了航行体最优外形下的半径计算公式.计算了一定空化数下航行体优化后的体积,与已有的某超空泡航行体原型做了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外形优化能够增加航行体的容积和航程,提高超空泡鱼雷的性能.这为提高超空泡鱼雷的航程提供了一个方向,对今后超空泡航行体外形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介绍了Ma(马赫数)<6的飞行器典型部位的气动加热与热响应耦合分析及试验验证技术。气动加热计算模块采用的是工程算法,同时将其集成到自主开发的结构有限元三维温度场计算ASTSA软件平台上,实现了气动加热与热响应耦合分析功能。在结构地面热试验方面,成功研发了全方程热流密度PLC控制热模拟试验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高速飞行器结构气动加热与热响应耦合地面模拟试验。试验与数值分析的结果对比显示,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数值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5.
选取S814风力机叶片翼型进行了二维几何建模和计算网格划分,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翼型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模型及求解器的可靠性。对S814翼型后缘加载Microtab进行了气动数值模拟,分析了其流场和空气动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风力机叶片翼型后缘加载Mierotab可以改变翼型的环量,达到增升的目的,与此同时伴随一定阻力的增加,但升阻比得到小幅的提升。  相似文献   
76.
基于代理模型的机载吊舱气动与隐身一体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远明  沈伋 《飞机设计》2010,30(3):6-10
考虑雷达隐身要求的机载吊舱初步设计时,存在载机-吊舱组合体RCS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用于计算RCS的代理模型,并基于此代理模型以吊舱横截面积、吊舱对载机的气动特性影响量和飞机与吊舱组合的RCS为优化目标,用评价函数法构造吊舱外形设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用复合形法求解该模型的设计参数。按该参数设计的吊舱外形能使载机在挂载吊舱后气动阻力系数与RCS增量均保持较低的水平,同时可保持吊舱较大的装载截面。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吊舱的初步设计阶段对设计参数的选取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78.
79.
复杂外形粘性流动的计算网格生成一直是阻碍CFD实际工程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虽然三棱柱/四面体混合网格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这一问题,但是在飞行器几何外形非常复杂的情况下,在粘性边界层内生成高质量的贴体三棱柱网格仍然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本文从"各向异性"四面体网格的生成算法中得到启示,发展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四面体网格聚合的混合网格生成方法。通过对DLR-F6翼身组合体和F16战斗机外形的混合网格生成及数值模拟表明,该方法生成的混合网格具有网格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对提高复杂外形飞行器关键气动参数的模拟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Implementing the morphing technique on a micro air vehicle (MAV) wing is a very chal- lenging task, due to the MAWs wing size limitation and the complex morphing mechanism. As a result, understanding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flow configurations, subject to wing structure deformation of a morphing wing MAV has remained obstructed. Thus,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al deformation, aerodynamics performance and flow formation on a pro- posed twist morphing MAV wing design named perimeter reinforced (PR)-compliant w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wo-way fluid 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 investigation consist of a quasi- static aeroelastic structural analysis coupled with 3D incompressibl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 Stokes and shear-stress-transport (RANS-SST) solver utilized throughout this study. Verification of numerical method on a rigid rectangular wing achieves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available exper- imental results. A comparative aeroelastic study between PR-compliant to PR and rigid wing per- formance is organized to elucidate the morphing wing performances. Structural deformation results show that PR-compliant wing is able to alter the wing's geometric twist characteristic, which has directly influenced both the overall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d flow structure behavior. Despite the superior lift performance result, PR-compliant wing also suffers from massive drag penalty, which has consequently affected the wing efficiency in general. Based on vortices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revea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s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with vortices formation on PR-comoliant w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