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304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51篇
航天   5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首先论述了发展无人驾驶飞行器(UAV)的重要性,集中介绍了2种UAV的平台,包括:高空长航时UAV和无人战斗机(UCAV)。讨论了这2种飞行器空气动力特点和气动设计的主要问题。对于高空长航时UAV设计中要重点发展的专用翼型的设计,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杂交设计思想和提出了基于CFD技术的多目标多点优化设计的工具。讨论了此类飞行器三维机翼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三维后掠自然层流机翼的设计。UCAV设计中强调了气动/隐身综合设计的重要性,讨论了无尾布局时新型先进气动控制和矢量推进相结合的必要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2.
通过耦合Nash竞争对策和伴随方法来研究气动多目标优化问题,其中对策论是描述现实世界中包含有矛盾、冲突、对抗、合作等诸因素的数学模型的数学理论与方法。将对策论的方法应用于互为冲突的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中,寻找各冲突目标之间的平衡解。计算结果表明:Nash均衡论可以很好地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并且能自然地运用于并行环境。  相似文献   
133.
直升机桨叶气动外形多目标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孙伟  张呈林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7):1608-1614
基于自由尾迹方法建立了直升机桨叶空气动力学分析模型,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代理模型,采用改进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构建了优化框架,对直升机的悬停和大速度前飞状态进行优化.以悬停效率、旋翼等效升阻比及桨叶叶素的最大阻力系数为约束,对两个飞行状态的需用功率进行优化,得到了Pareto最优解集.并以UH-60A直升机的桨叶为算例,对其外形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提出的桨叶气动外形多目标优化框架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4.
<正> 近年来,随着空气动力理论、发动机、结构/材料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一系列微型扑翼飞行器相继研制成功,并进行了飞行试验。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向口往着能像鸟那样在天空自由飞翔,曾经有人在自己身上和手臂上沾满羽毛从高处跳下,这可以看作人类扑翼飞行的最早尝试。当然,这些尝试毫无例外都以失败  相似文献   
135.
弯尾导弹是提高导弹机动性的重要技术方案之一。本文研究了弯尾导弹的外形设计和网格生成方法,设计了导弹的几何外形。并对弯尾导弹的设计特点、网格生成技术、高超声速常规气动设计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6.
本文通过建立反映机身横截面外形特征的控制点概念,及在控制点间分配网格点数方式,给出了一种非常实用、交互式的表面网格生成方法,所生成的网格失真度小,物体保形好,生成适用于CFD计算需要的表面网络花费的时间少,适用性强。基于无限插值理论,引入本文提出的网格正交控制、物面法向量控制、加权平均光顺措施,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空间网格生成方法,有效克服了传统无限插值网格生成方法在复杂外形网格生成方面的缺陷,有效改善了网格的法向疏密性、贴体性及周向网格的均匀性,对真实飞行器部件网格生成非常迅速。以某飞行器复杂机身表面与空间网格生成,及无人机翼身组合体空间网格生成为例,检验了本文网格生成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7.
从尺寸传递的原始依据来看,飞机制造中的协调方法可分为以模线样板为中心的模拟量传递工作法和以全机数学模型为中心的数值量传递工作法。 在早期的飞机制造中,由于没有准确描述飞机外形数学模型的工程手段,与飞机外形有关的零部件,只能通过模拟量传递方式来获得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以达到工艺装备之间的协调性和产品零、组、部件之间的协调互换性。这种协调方法称为模拟量传递的协调工作法。 随着计算机和数控技术在飞机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产生了一种以计算机、数控技术为基础,利用全机数学模型作为原始依据的数值量传递协调技术…  相似文献   
138.
报道了有效而实用的三维设计程序(AeSOP)的发展,该程序以及离散敏感性分析为基础,能处理大量的设计变量,敏感性分析的作用在于直接“耦合”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数值优化法,促进高效的直接设计方法的发展,流量解算是以欧拉方程的原始全隐式公式为依据的,在设计跨音速流中运输机的三维机翼时验证了这种新程序,另外,文中报道了一种非常灵活的机翼模型,完全以二维和三维Bezier-Bernstein参数化法  相似文献   
139.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20(3):F0003-F0003
胡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航空动力学报》副主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编委、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叶轮机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气动力学会流体弹性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教学和科研工作,在燃气涡轮发动机气动稳定性理论、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和非定常流动,以及进气畸变对压气机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轴流压缩系统的动态失速过程和轴流压缩系统失速的主动抑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