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325篇
航天技术   69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1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新的、实用的、多因素多目标决策方法。航天技术的发展目标的评价与优选是一个难以定量的多因素决策问题。本文将通过实例来介绍如何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航天技术发展的候选目标,决定目标发展的优先次序。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仅需作适当改进,即可用于解决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42.
徐娜  张靖 《飞机工程》2003,(1):40-45,74
航空电子系统已成为保障飞机安全飞行和完成各种作战任务所必需的系统,也是衡量飞机性能的重要因素,航空电子系统在研制中,通常需要建立动态仿真综合设施,为此就要设计其中的软件部分,通过对航空电子系统动态仿真综合设施软件模拟器设计的论述,总结和分析了软件模拟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43.
知豪 《国际太空》2008,(3):29-35
□□2008年2月7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把欧洲航天局的哥伦布号实验舱(Columbus laboratory Module)送往“国际空间站”。此后,航天飞机将分3次把日本的希望号日本实验舱(Kibo JEM)送上“国际空间站”。欧日的实验舱上天后,将大大增强“国际空间站”的科研能力。此外,在20  相似文献   
544.
计量作为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为企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基础性支撑性作用。计量科研是计量科技创新和计量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的主要途径。本文介绍了一些计量科研项目管理经验,并根据目前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计量科研工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545.
据GE公司报道,GE—RR公司战斗机发动机小组已经成功地恢复了其联合攻击战斗机(JSF)发动机F136的试验。该发动机以短距起飞垂直着落(STOVL)构型在GE公司的户外试验设施上进行试验,这标志其达到2005年8月签订的24亿美元的系统发展和验证(SDD)合同的第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46.
航天发射场是为保障航天运载火箭的装配、发射前准备、发射、弹道测量、发送指令以及接收和处理遥测信息而专门建造的一整套地面设备、设施和建筑。在这里重点介绍美国、苏联/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以及巴西的航天发射场的测控站部署及设施情况。  相似文献   
547.
谢懿 《太空探索》2008,(4):28-29
价值10亿欧元的哥伦布买验舱是欧空局第一个载人航天设施,也是其目前在载人航天领域的最高成就."哥伦布实验舱为我们翻开了新的一页.现在我们在地球轨道上有了真正的一席之地,"欧空局"哥伦布"项目主管伯纳多·帕蒂说.但是对于欧洲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而言,这真是一个好事多磨的过程.由于建造延期和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哥伦布实验舱最终抵达国际空间站的时间比最初的计划晚了5年多.而且和国际空间站的其他舱体一样,哥伦布实验舱的大小也比10年前欧空局原计划的要小很多.  相似文献   
548.
549.
本文通过管控模式差异化、研制模式平台化、技术经济一体化深入实施,进一步深化“0.6+”型号科研生产模式。在推动与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集权化、模块化、标准化、最优化、外包”五大杠杆作用,将科研生产模式向核心产品配套单位延伸,从硬件为主到软硬结合,促进“0.6+”型号科研生产模式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相似文献   
550.
星敏感器是较为典型的面向各类飞行器应用的基础产品。近10年,产品化工程实践总结了诸多有益的经验。在航天任务需求多样化和元器件自主可控成为趋势的大背景下,本文总结了成熟度较高的星敏感器产品在去型号化、技术状态控制和组批生产等方面的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