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航空   40篇
航天技术   433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99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新闻左右看     
《飞碟探索》2012,(11):5-5
开启新航天时代 人类开启航天时代已经超过半个世纪了,然而我们目前在太空中仍然不能以很高的速度飞行。日前科学家表示,如果使用一种聚变燃料,我们或许可以将前往火星的飞行时间缩减为3个月,就像《星际迷航》里那样。——是的,这就是“二锂晶体”!美国的一个科学家小组正在研发一款新型推进技术,其可以实现相当于现有技术2倍的推进速度。  相似文献   
42.
《中国航天》2010,(5):46-46
俄罗斯科学家4月19日承认.俄太阳研究卫星“日冕-光子”在发射仅一年后便因技术问题报废。该卫星于2009年1月30日发射人轨.但当年底便因太阳能发电系统问题而与地面控制部门失去了联络。俄科学院太阳X射线天文学实验室称.该卫星已停止工作近5个月.基本上可断定已最终报废。该机构称.卫星4月初曾有机会利用太  相似文献   
43.
《太空探索》2010,(7):10-16
2010年5月31日-6月3日,由国际宇航联合会和中国宇航学会共同主办的世界月球会议暨第11届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在北京召开,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英国、意大利、印度、日本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467名航天专家和月球科学家欢聚一堂,与东道主中国的同行们共同出席这一首次在华举办的世界性月球盛会,共商未来探月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44.
谢懿 《太空探索》2012,(7):43-45
怎么样才能造一艘飞船,让它能够经受得住比在地球轨道上强10多倍的太阳光照,忍受得了足以让铅熔化的高温?回望2000年底贝比科隆博水星探测任务被选中之时,没有人确切知道答案。对于贝比科隆博水星探测任务(BepiColombo),欧洲空间局(ESA)不仅必须拓展了已有设计标准的极限,还不得不研发新的设计思路。去往水星本身就是一个大挑战:需要新一代的高效电推进系统,它要能够输出进入轨道所需的数万个小时的推力。  相似文献   
45.
比杰尔·林德别尔格领导的一支海洋勘察队在对瑞典与芬兰之间的波的尼亚湾的海底进行探测时,发现了直径约20米的盘状物。当时科学家正在利用安装在“海洋考察”号上的声呐对这一海底进行考察。他们在这里进行考察的目的并非单纯的科学研究,而是在寻找古代运载香槟酒的沉船。他们在这里曾经不止一次地发现一些瓶装酒,  相似文献   
46.
晓东 《飞碟探索》2011,(1):24-24
科学家相信,宇宙中的大部分物质都是暗物质,但是利用当前的技术,既无法看到也无法探测到暗物质。  相似文献   
47.
颜大迁 《飞碟探索》2010,(10):20-20
<正>如果说盲人能复明,你一定很难相信,即使在医学相当发达的今天,盲人复明也是天方夜谭。然而,一些偶发事件却使你无法想象。雷电复明在印度一个偏僻的乡村,一位叫巫宾的老人双目失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晚上,风雨交加,他坐在家里和  相似文献   
48.
在人类进入太空前,狗狗、猴子、猩猩、白鼠等动物便已开始为我们"试水"。上世纪50年代,为了评估太空低引力和发射时的重力加速度对生物体的影响,前苏联科学家专门为狗狗航天员制造了加压航天服,用于在实验中保护它们的生命安全。发射过程中,狗狗航天员穿上现在看起来非常简陋的航天服,而后放入火箭发射,进入距地面80千米的太空边缘,最后  相似文献   
49.
刘远 《飞碟探索》2012,(4):51-52
为了探索小行星带、木星、土星以及它们各自的卫星,同时为实施其他一系列太空探测任务,1972年和1973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分别发射了"先锋10"号和"先锋11"号宇宙飞船。上述任务在这两艘飞船升空几年后就基本完成,但这两个意气风发的小先锋继续勇往直前,目前已快要彻底飞出太阳系,一路搭载着带给可能会遇到的外星人的信息。在这两艘"先锋"的飞  相似文献   
50.
甘晓 《今日民航》2013,(4):115-115
数读地下水:在中国,地下水是维系人们生活和生命的重要水源。有几个数字可以直观地证明这一点:地下水占全国水资源的1/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20%,在饮用水中所占的比重高。中国13亿人口中,有70%饮用地下水,66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不过,目前的情况非常糟糕,全国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科学家在一项持续监测7年的调查中发现,全国被监测的118个城市,64%的城市地下水严重污染,33%的城市为轻度污染,正常范围内的不过3%。经历无机物、有机物污染后,重金属污染又成为地下水新的顽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