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338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本文着重分析了油底盘产生漏油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大批量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试验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2.
兰成渝管道工程运行管理系统是为指导管线运行而开发的软件,在国内首先实现了以自动方式和人机交互的方式编制调度计划,并以模拟模块对编制的计划直接进行工况模拟,以调度报表的形式提供输油工况下的控制参数。介绍了软件的编制思路和算法。  相似文献   
73.
74.
在现行的国标中,特气(氧气、氮气和压缩空气)油含量检测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按该方法检测的结果与真实值相差很大,无法反映特气中的真实油含量,必须对其加以改进,克服其中的种种缺陷,综合完善检测方法,才能得到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75.
朱鹏飞  刘振侠  任国哲  吕亚国 《推进技术》2016,37(10):1819-1825
为了研究流体压缩性对滑油通风系统流动特性的影响,通过在元件流动控制方程中引入气流马赫数,建立了考虑压缩性的元件计算模型。模型利用可压损失系数来建立元件进出口流动参数之间的关系,以确定进出口气流的马赫数。以发动机滑油通风系统为对象,进行验证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非常接近,最大误差不超过4%。从元件、系统两个方面,通过计算深入分析流体压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不可压流动,马赫数较小时,空气流量差异很小;马赫数较大时,空气流量明显小于按照不可压流动计算的流量;对于单支路系统,出口Ma为1时可压流计算的空气流量约为不可压流的78%。应用该模型,进行通风系统的一维仿真分析,有利于较为全面地了解系统内气体流动状态和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76.
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具有夏季制冷、冬季可利用室外空气做低位热源制热、节约能源、无需安装冷却塔等优点,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我国小型家用中央空调的领域中属主要发展型式,相对普通制冷机组,热泵机组的运行工况有其特殊性。论文提出了热泵系统设计中须考虑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给出了解决的方法,为合理设计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7.
《洪都科技》2011,(1):19-21
简要介绍了油封开关的设计,其目的主要是针对某型飞机外场使用时,在不需要拆卸燃油导管的情况下能对空气发生器进行快速油封.  相似文献   
78.
空中加油技术对提高航空兵作战效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世界上装备空中加油机的国家有30个.21世纪以来,空中加油机在战争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近年发生的一系列局部战争中,空中加油无不显示其重大作用.而加装空中受油系统的高级教练机一方面可以用于空中受油的训练以节约先进战斗机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在执行作战任务时弥补教练机航程...  相似文献   
79.
为将富油燃烧/快速淬熄/贫油燃烧(RQL)用于高温升燃烧室设计,以实现温升与排放的良好统一,对不同主燃孔位置下 的单头部矩形燃烧室流动、淬熄区气流混合、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燃烧室中心回流区的长度和高度随着主 燃孔轴向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着主燃孔轴向距离的增大,主燃孔射流深度增加,射流角度逐渐向下游偏转,导致淬熄区内气流 的混合效果减弱;随着主燃孔位置的后移,富油区内的当量比显著增大,导致CO和碳烟的生成量迅速增加,淬熄区内的沿程高温 区域面积逐渐缩小,燃烧效率逐渐降低。当X/H=0.7时,燃烧室沿程NO生成量始终处在较大值;而当X/H=0.9时,燃烧室沿程NO 生成量始终处于较小值,但CO的生成量增大。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发动机舱内典型火灾规律,采用大涡模拟技术,针对某型发动机核心机舱建立了油雾火的火灾模型,研究舱内着火及火蔓延规律,分析不同泄漏位置及泄漏孔朝向对火焰传播及温度、热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舱内的通风热环境下,油雾泄漏会被引燃并稳定燃烧,中间有一定的潜伏期,火灾强度较大,破坏性严重;油雾火灾是典型的由通风控制的不充分燃烧过程,呈现一定的蔓延规律,火焰中心位于高速回流区,向引气口及尾部排气方向快速蔓延;不同泄漏位置及泄漏孔朝向对火灾的蔓延形态、温度及热流的分布有一定影响,其中泄漏位置对温度热流峰值影响较大,泄漏孔朝向对温度热流的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