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8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49篇
航空   632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25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芳纶复合材料用湿法环氧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考虑粘度,力学性能和储存期的基础上,研制了以混合芳香胺为固化剂的芳纶用湿法环氧配方, 注浇体力学与俄,美等国家湿法环配方及我国高性能干法配方性能相当,实验证明该湿法环氧配方与F-12纤维浸润性及界面粘接性能均较高,其NOL环强度转化率均达87%。  相似文献   
152.
随着固体发动机推进剂性能的提高,对发动机喷管绝热扩散段抗冲刷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通过对C/C-高硅氧布/酚醛复合材料制品缠绕成型的工艺研究,即在C/C材料外型面补缠高硅氧布/酚醛材料,了解不同材料的复合成型方法,选择一种适合绝热扩散段的工艺方法,提高材料的烧蚀性能和抗冲刷性能。  相似文献   
153.
本文制备了聚丙烯(PP)/,短炭纤维(SCF)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随SCF含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当SCF含量达到6%时,拉伸强度达到极值。随着SCF的加入,冲击强度呈先增加后略有降低的趋势,复合材料在SCF含量为6%时冲击强度达到极值。由此可知,适量的加入SCF对PP起到了较好的增强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制定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实现了中心承力筒的数控加工,有效保证了孔的加工精度和
表面质量,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通过在5 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上实际加工,证明该数控加工工艺切实可
行。
  相似文献   
155.
碳纤维(CFRP)作为一种先进的增强复合材料在机械工程中应用广泛,但成型构件的制孔技术却始终制约着其应用和发展。通过对乘员座椅中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椅盆钻孔时的技术问题、加工工艺等进行归纳和总结,摸索出适合碳纤维复合材料椅盆钻孔的工艺方法,并在相关刀具材料、几何形状及角度、工艺参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6.
根据航天器用复合材料气瓶高可靠性特点,对复合材料气瓶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气瓶的失效模式主要为泄漏和爆破,影响因素分别为疲劳寿命和承压能力,其中疲劳寿命主要受内衬影响,而承压能力主要由复合层性能决定。最后对气瓶的可靠性试验进行了描述,举例说明了气瓶的可靠度试验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57.
简讯     
《航空制造技术》2012,(16):18+20+22+24
中国首架碳纤材料结构燃料电池动力无人机试飞2012年7月30日,我国首架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氢燃料电池动力无人试验机"雷鸟"(LN60F)在沈阳某机场成功首飞。"雷鸟"(LN60F)氢燃料电池动力无人试验机由中航工业资助,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领衔的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自主研制。该验证机的高效率气动外形、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机体、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高效电动推进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地面指挥系统等的研发、制造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58.
159.
160.
通过对APC-2/AS4带材火焰辅助缠绕过程的研究,分析了工艺条件对制件成形质量的影响和制件的断面显微特征,认为火焰辅助缠绕制件的孔隙主要是由于基体和纤维的降解失重产生的,而不是空气夹杂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