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388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1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航天器用电池壁板是由碳/环氧复合材料制成的,文章介绍了其结构特征及研制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同时叙述了模具方面的有关内容。  相似文献   
552.
渗碳件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渗碳浓度梯度,原则上,我们希望碳浓度从表面到心部连续而平缓的降低。由此必须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来实现。  相似文献   
553.
周坤毅 《飞碟探索》2010,(12):40-40
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新哈芬的登山家发电厂展开了一项碳封存计划,预计在5年内将50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岩层。虽然这个数量还不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0.00001%,也不到登山家发电厂本身排放二氧化碳的2%,但这是燃煤发电厂首次能以可行的工业技术解决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而这也是全球各地燃煤发电厂期盼仿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554.
介绍了零长柱法(Zear Length Column, ZLC)测定分子筛材料平衡等温线的基本原理,建立了ZLC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ZLC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由于ZLC法测定平衡等温线,需同时知道吸附柱出口被吸附气的浓度和流量,而据以前的研究,两者相互耦合,因此,本文对两种应用实验测得的出口浓度进行流量计算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已经建立的仿真模型通过编程计算对两种不同的ZLC出口流量修正方法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影响ZLC方法正确性的因素,并对ZLC方法的适用范围及两种修正方法的精确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为ZLC方法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5.
维修动态     
国产A320系列碳刹车盘交付使用4月7日,中国民航局向西安超码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中国首个空客A320系列飞机国产刹车盘零部件制造人批准证书(PMA),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  相似文献   
556.
介绍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性能、特点,及在航空、航天工业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情况;给出了典型的二维(或三维)碳-碳复合材料的工艺流程图。  相似文献   
557.
2210碳/环氧波纹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波纹结构的制造工艺和性能。试验表明,所采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是先进的,主要力学性能超出国外同类碳波纹结构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558.
国外C/C复合材料致密化工艺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工艺,包括液相浸渍工艺,气相沉积工艺,气相渗透工艺,以及最新研制的低成本化学气相复合工艺和快速致密化工艺。  相似文献   
559.
用扫描电镜观察碳毡/碳复合材料的断裂样品及在高温真空环境下的烧蚀样品,探讨了其高温下的组织损伤与显微结构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碳毡/碳复合材料中毡丝随机排列并呈一定的取向,材料表现为准横观各向同性,其组织由浸渍碳基体、CVD 碳致密层和碳丝组成,各周期间产生相互界面,形成环状微裂纹。强度主要来源于 CVD 碳包覆碳纤维结构,浸渍碳组织疏松对强度的贡献少,同时纤维相互搭接形成闭锁网络结构,降低了增强效果。组织的烧蚀受各组分碳的缺陷、致密度影响,浸渍碳最易烧蚀挥发,其次是碳纤维丝,高致密的 CVD 碳最后被烧损。  相似文献   
560.
某大载荷承力支架结构采用碳/环氧管作为主承力构件,利用金属接头把承力管、前端框和后端板连接成整体支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7.0对承力支架结构进行了总体静力分析,并分析了接头的局部受力状态。根据接头的受力状态,结合胶接失效模型设计了整体接头叉形部分长度为50mm,并根据最大弯曲正应力设计了接头的壁厚为3mm,设计表明整体接头许用拉伸强度为250MPa,可满足承力支架的承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