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388篇
航天技术   41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1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稀释气体流量对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硼掺碳涂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BCl3-C3H6-H2为气相反应体系,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硼掺碳涂层.研究了Ar气稀释流量对硼掺碳涂层沉积速度、形貌、组成和键合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稀释气体流量作用下,硼掺碳的沉积速度没有明显变化,产物形貌由致密向层状转变,硼元素含量稍有减少而碳元素含量稍有增加.沉积产物中B元素的键合方式以B-sub-C和BC2O为主.结合化学反应和气体扩散,探讨了稀释气体的作用机制,表明PyC形成反应的主导作用导致稀释气体流量对沉积速度作用不明显,而BCl3和C3H6在Ar气中扩散系数的差异导致产物形貌和组成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2.
通过研究不同溶荆对于石英/酚醛复合材料溶液浸润过程的影响,得出酚醛树脂及溶荆在石英表面的竞争性吸附机理。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强极性溶剂由于能够与石英表面Si-OH形成氢键,从而与酚醛树脂在石英表面形成竞争性吸附;粘度和表面张力测量证实强极性溶剂被优先吸附;热失重分析表明,不同溶剂与酚醛树脂的竞争性吸附导致树脂在石英表面平衡吸附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3.
碳硼烷衍生物具有燃烧热值高,与配方组分相容性好等特点。在推进剂领域,现阶段主要将其用作高燃速配方的燃速调节剂,可明显提升燃速并兼具其他功能;将其作为高性能燃料可改善富燃料推进剂的燃烧性能、能量性能等,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简介了碳硼烷的结构、性质。阐述了碳硼烷衍生物的主要合成方法,并从关键原材料的制备角度分析了制约碳硼烷衍生物应用发展的因素。概括了碳硼烷的四种改性途径。综述了碳硼烷衍生物在国内外军民领域的应用进展,主要总结了其作为功能化燃速调节剂、高性能燃料在推进剂中的研究现状。简介了其在耐高温材料、生物医学材料、光电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最后,指出未来应针对富燃料推进剂的需求强化功能化碳硼烷衍生物的合成及使用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54.
SiC纤维因其具有优异的特性,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尽管如此,已生产的SiC纤维不是纯的SiC,其组成中含有不同组分的Si、C、O等元素,在1300℃以上,β-SiC微晶会长大,同时氧的存在会使纤维释放CO和SiO等气体,从而限制了纤维在更高端领域的应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未来研究方向和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5.
碳硼烷是一类优异的耐高温原料,POSS是一类性能优异的耐原子氧化合物.本文利用硅氢加成的方法,将两者有机结合,合成了体型交联型和线型两种碳硼烷/POSS复合材料,并对它们的耐温性能进行了热重分析.这类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其中体型交联型碳硼烷/POSS复合物在1 200℃空气氛围下不失重,到1 400℃有约5%的增重.线性碳硼烷/POSS复合材料在1 000℃空气氛围下失重约为10%.该类材料有望应用于高速飞行器的涂层.  相似文献   
156.
综述了碳/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增韧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着重对碳/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增韧方法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7.
采用适宜于测试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钻孔法,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实验,采用电镀金刚石刀具铣磨加工碳/碳复合材料,选取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切削速率、进给量四个因素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回归得到基于二次多项式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残余应力随各加工参数的变化规律,整体寻优得到了残余应力的极值.研究表明,铣磨加工碳/碳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皆为压应力.伴随着切削速率的增长,残余应力存在渐进值.本次实验中,残余应力趋于-16 MPa稳定.伴随着切削宽度、切削深度、进给量的增大,机械加工残余应力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压应力即残余应力的绝对值先减小后增大).本次实验中,各加工参数的变化分界点分别为:切削宽度aw=6mm;切削深度ap=0.5 mm;进给量f=200 mm/min .  相似文献   
158.
在气体碳氮共渗时氮,碳原子被高铬高镍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阻止在外,不能渗入金属基体。本文研究了通氨滴醇法气体碳氮共渗,采取了专门措施以克服表面氧化膜的阻止作用,实现了这种材料的气体碳氮共渗。与盐浴碳氮共渗法和离子碳氮共渗法相比,本工艺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产品质量好和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9.
本文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力学性能与军事应用,包括碳/碳复合材料织物结构设计与编织,致密化技术,力学性能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等内容,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0.
刹车盘用碳/碳复合材料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RD法、强迫流一热梯度CVI法和预成形纱法三种碳碳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改进,其中重点介绍了预成形纱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