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4篇
  免费   1527篇
  国内免费   778篇
航空   6146篇
航天技术   462篇
综合类   622篇
航天   1619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54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311篇
  2015年   246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97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53篇
  2010年   300篇
  2009年   378篇
  2008年   363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52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46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激波/边界层干扰作用下壁板气动弹性及其对流动分离的影响,采用自主开发的双向流固耦合求解器,对不同激波冲击位置下壁板的振动响应和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壁板几何非线性运动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基于有限体积法求解Navier-Stokes方程组,对流通量采用MUSCL和AUSMPW+格式离散,双向流固耦合采用交错迭代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激波/边界层干扰作用下壁板振动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经若干振荡周期后达到稳定颤振状态,呈现二阶振动模态,壁板变形相对于激波冲击位置呈现非对称性,壁板前部分的振幅始终小于壁板后部分;激波冲击位置可显著改变壁板的颤振振幅、频率及分离区长度,当激波冲击位置靠近壁板两端时,壁板振动最终收敛达到静稳定状态;壁板振动响应与流场特征不随激波冲击位置的改变而单调变化,对于激波冲击位置x/a=0.35工况,壁板颤振可有效抑制激波/边界层干扰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飞机结构修理的应知应会,主要包括修理方案、修理的具体要求,修理的步骤、修理程序应注意事项。最后介绍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组合自由尾流 / CFD方法用于悬停旋翼流动的 CFD解中以考虑实际尾流的作用 .用文中描述的尾流分析方法研究了螺旋尖涡的运动 .首先从广义尾流模型开始 ,用半经验公式模化了涡核对旋翼尾流的作用 ;然后在环量收敛和尾迹收敛的条件下完成了自由尾迹计算 ;最后应用 Jameson有限体积龙格 -库塔推进格式求解了欧拉方程 .所得结果与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复合材料面内剪切Iosipescu方法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采用V形开槽试样的Iosipescu剪切试验方法的应用,分析了影响试验的因素,对T300/5222复合材料单向板及π/4多向铺层层合板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复材料剪切试验。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凯夫拉49/环氧复合材料使用寿命研究的主要成果,提出了材料的验收标准和制造中应遵循的一些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碳含量对GC—4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碳含量在0.39%~0.42%间变化对 GC-4型钢显微组织(190℃等温、260℃回火)的影响。讨论了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碳含量低于0.40%的钢比碳含量大于0.40%的钢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随着碳含量的进一步增加,抗拉强度增加幅度不大,而屈服强度反而有下降趋势。为了获得较好的强韧性配合,应将碳含量控制在0.40%以内。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由于其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着重介绍碳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的结构设计、选材及其制造技术,最后分析了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针对声发射源传统识别方法可信度低的缺陷,研究复合材料的声发射检测中的关键问题——声发射源的识别问题,指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有效识别声发射源特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