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7篇
  免费   310篇
  国内免费   183篇
航空   1266篇
航天技术   396篇
综合类   251篇
航天   70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阐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虚拟实验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提出了建立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体系内容.采用Solidworks、3Dmax、Flash开发的机构运动简图演示、机构运动测绘和减速器拆装等虚拟实验,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解决了设备、教具不足的矛盾.打破了教师传统的示范演示,实现了教生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32.
太阳帆板绳索联动同步机构的机理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绳索联动机构(CCL)是航天器上最常用的附件同步展开控制机构。本文将其等效为一个被动控制器,推导了机构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其参数对太阳电池阵同步展开的影响,并对一大型单翼太阳电池阵的展开过程进行了仿真,其结果和实验基本相符。同时得出了一些对工程设计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33.
空间对接机构缓冲系统及其运动学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差动式缓冲系统为对象,将缓冲机构分解成6个独立分支,通过设计立局部坐标系,建立缓冲系统运动学正,逆解模型。该建模方法可以消除各分支之间的耦合关系,使建模得以简化。算例说明这种缓冲系统运动学模型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234.
范新中  肖耘 《宇航学报》2004,25(5):479-483
为适应载人航天逃逸飞行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高可靠性的钩式解锁机构,应用于火箭整流罩的纵向分离面处。它的研制成功,新增了一种具有高可靠、低冲击、可设计性好的结构形式。对机构的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机构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得到了初步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35.
双组元落压推进系统应用现状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双组元落压推进系统的应用现状和技术特点,结合国内卫星推进系统的技术现状,分析了双组元落压推进系统混合比控制和大落压比高性能双组元发动机两个关键技术,提出了需开展氦气溶解特性、混合比变化、发动机偏工况试车等地面试验研究,为其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36.
塑料注射成型机合模机构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建立适当力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对塑料注射成型机的五支点斜排式双曲柄合模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以获得最大放大比M为目标函数的条件下,通过人体转换法进行无约束优化条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机构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237.
二维不可压流程序在PVM环境下的并行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PVM环境下进行了二维不可压流的并行数值模拟,应用并行虚拟机模型对机器环境和并行程序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并行程序和并行机器的匹配问题.在MPP环境下的测试表明,改进后的并行程序并行效率高.  相似文献   
238.
点火能量等因素对脉冲爆震室压的影响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汽油/空气两相混气为可爆混合物,采用汽油机点火和半导体高能点火系统,实验研究了不同点火频率对脉冲爆震室中不同位置脉冲爆震波压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充满度大,产生的紊流强度大,有利于爆震波的形成;在大多数情况下,用低能量(50mJ)的点火系统点火时,点火频率大于实际产生的爆震频率;用高能(IJ)点火系统时,可缩短烯向爆震转变(DDT)的距离,易产生爆震,所得爆震波的峰值压力明显增大,所得结果可为脉冲爆震发动机的设计、爆震点火系统选型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39.
STM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非盈利性的民间标准化机构之一,其会员广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1000多个标准,并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除制定标准外,ASTM的活动还包括培训,举办研讨会,开展实验室服务工作以及提供出版物等。  相似文献   
240.
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合了一系列典型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和性能估算方法, 给出了可行的设计原则.在满足流量、增压以及工作范围(起动性能和反压承受能力)的条件下, 给出了进气道进口、外压波系、内压缩通道、唇罩及隔离段的设计方法.采用此方法, 以H=22800 m、Ma0=6为设计点, 完成了一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初步设计, 并估算得到了进气道性能参数、进气道的起动马赫数和反压承受能力, 对比CFD计算结果, 误差不大.通过该方法得到的进气道具有结构简单、流量系数大、压缩损失小的特点, 不通过优化即可得到性能较为良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