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6篇
航空   387篇
航天技术   241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38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介绍了利用正交的零差激光干涉仪测量安装于振动台面被测靶体的位移,实时计算出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从而实现对位移达1m的超低频振动传感器的实时绝对校准。  相似文献   
102.
文章介绍了基于互相关的正弦信号参数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用于从受污染信号中提取特定频率正弦信号的幅值和相位信息。文中给出了算法的详细原理和该算法噪声影响抑制能力的详细分析及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3.
为了实现高分辨率成像,在保证系统实时性的同时还要保证中心频率估计的精度。研究了利用平均相位增量法精确估计多普勒中心的仿真实现过程,并利用这种方法对实测数据进行了中心估计和成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4.
线性相位比对的方法广泛地被用于频率标准的准确度和长期指标的比对中,这种方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用于频标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测量。根据时间(相位)-空间的关系,这种方法还可用于高分辨力的长度及其变化量的测量。对长度变化测量的相位差方法的准确度及分辨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5.
DDS杂散信号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DS是一种新型的频率合成技术。文章简要分析了DDS的基本原理与杂散来源,着重探讨了相位截断误差对输出信号的影响,比较了几种抑制相位截断杂散信号的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从而为改善DDS信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设计实现一种基于ADF4153的频率合成器,介绍该频率合成器的构成原理。结合测试结果对本频率合成器进行相位噪声性能分析和杂散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利用软件仿真对环路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本频率合成器相位噪声水平可达-96.59dBc@10kHz,杂散抑制大于45dBc,频率合成器环路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107.
线性相位有限冲激响应滤波器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线性相位滤波器的一种实现方法,即采用有限冲激响应(FIR)滤波器的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的数字滤波器。  相似文献   
108.
通道不一致对干涉仪测向的影响和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分析了通道不一致对干涉仪测向带来的影响,给出了分析结果,提出了也适用于其它测向系统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9.
ASF网格是提高增强型罗兰(Enhanced Long Range Navigation,eLoran)系统精度的重要方法。根据所在网格四个顶点的附加二次时延(Added Secondary Factor,ASF)值通过网格应用算法得到待测试点的ASF值,一定程度上比公式计算的ASF值更准确。在计算过程中,用户四个顶点ASF值的测量误差会传递给用户,同时内插算法本身也会引入误差,此时内插算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仿真、分析比较几种常用的内插算法,得出结论:反距离插值算法引入的误差最大,双线应插值算法引入的误差最小,而且误差呈现一定层次感,网格从内到外误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0.
卫星导航接收机在天线受到遮挡或者弱信号环境中易出现信号失锁现象,信号恢复后的重定位时间成为接收机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提出一种基于时频二维估计、适用于中低动态应用场景的失锁快速重定位技术,利用信号失锁前测量的载波多普勒频率和码相位等信息对失锁后的多普勒频率及码相位进行估计,信号恢复后直接启用信号跟踪,无需进行位同步和帧同步,即可实现快速重定位。对该技术进行工程实现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信号输入功率高于–145dBm(积分时间为10ms)、失锁时间小于60s时,接收机重定位时间在1s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