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7篇
航天技术   110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0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1.
庞言 《航天》2011,(4):38-41
由于空间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等优点,是开发太空资源的理想基地。所以,在1969年美国载人登月成功后,苏联放弃了载人登月计划,而把建造载人空间站作为未来航天计划发展的核心和一项国策。经过艰苦的努力,苏联终于在1971年4月19日用质子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第1个空间站——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送入地球轨道,它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人类有了在太空长期驻留的基地。  相似文献   
52.
上个世纪60~70年代是前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时期,两国的争霸对象延伸到了太空领域,其中包括对月球的探测。30多年来,俄罗斯的探月计划一直是个未解之迷。俄罗斯在完全具备载人登月技术水平的条件下,却没有登月,而由美国人完成了这一壮举。在当时那样的特定时期,这让我们很难理解。因为在冷战时期,探月和登月活动是两个国家用整体实力进行的一场较量与对抗,特别是登月活动,它承载的不仅是科研上的意义,而且是提升国际威望、增强民族信心的政治手段。但是,俄罗斯为什么要放弃这一计划?最近,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月球热”,许多国家纷纷推出自己的探月计划,而俄罗斯面对这股“热流”似乎没有积极的反应。人们不禁猜测:俄罗斯是已经成竹在胸,还是对曾经热衷的探月活动已经失去了往日政治般的狂热?  相似文献   
53.
新世纪以来,载人登月和无人探月成为世界航天界的新热点,也成为载人航天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2004年1月,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总部公布了“空间探索新构想”,其中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  相似文献   
54.
王若星 《航空港》2012,(10):51-54,50
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一切的一切,我都希望能够更好。是的,我永不满足。——Orhan Dayioglu1969年7月20日,登月第一人依靠优质的蔡司镜头,拍摄了首次登月照片。谷歌地球几乎在所有飞机上都使用蔡司精准相机镜头,以捕获地球上的壮观画面。蔡司显微镜帮助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观察到红细胞,使微观事物变得可见。  相似文献   
55.
载人登月返回轨道发射窗口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航天员安全送回地球是载人登月无论成功与否都必须执行的任务。本文建立了从环月轨道出发,以月地转移轨道为设计目标,满足轨道、光照、测控和地球再入等约束的发射窗口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从着月点窗口起算、逐步反推的发射窗口选择算法。最后,给出包括低纬/高纬、陆地/海洋四个回收场的月地转移轨道仿真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境内(包括近海)可以实现载人登月的陆地或海洋、低纬或高纬的回收。  相似文献   
56.
李元 《太空探索》2007,(5):60-61
美国的两位著名太空画家在大约25年前首次推出了他们的合作画集《大旅行》,副标题是“太阳系的旅行指南”。那正是人类登月成功、又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等行星探测器之后,它们是在太阳系中的马拉松赛跑,  相似文献   
57.
《航天器工程》2009,(4):43-43
据腾讯科技2009年6月22日报道,日前有俄科学家们指出,人类在重返月球表面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克服一系列运载工具方面的难题,还要面对由于月球本身特性而产生的大量困难。一项最新的研究显示,发现在月球表面的大量静电荷(所产生的电压有可能会超过4500V),可能会对未来的登月行动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8.
动态     
《航天员》2009,(4):50-51
神七航天员赴沪参加航天展;NASA新航天员选定并开始训练;首次登月3人组再度聚首;航天员与香港青少年相逢航天城;驻站航天员受困24小时等。  相似文献   
59.
张雪松 《航天员》2014,(5):44-45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太空探索拓荒时期,苏联和美国在探月领域几乎是旗鼓相当。发射了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和月球车在内的大量月球探测器。然而随着苏联国力衰落并最终解体。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在这方面曾难以再现往昔光辉。不过,随着国力的逐渐复苏,近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专家伊戈尔·米特罗法诺夫,在召开的国际空间研究委员会科学大会上表示,俄罗斯将耗资1000亿卢布(约28亿美元)实施裁人登月计划。可是俄罗斯人的登月梦想真能如愿完成吗?  相似文献   
60.
日月 《航天》2010,(1):54-55
第7位踏上月面的戴维·斯科特曾被称为“典型的美国大男孩”,他长得很阳光帅气,甚至可以说是“模特身材”。斯科特于1932年6月6日出生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圣安东尼,先后获得了美国军事学院科学学士学位,麻省理工学院科学硕士学位;后来还从空军试飞学院毕业。1963年加入美国国家航宇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