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17篇
航天技术   110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10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子未央 《航天员》2009,(2):74-77
命运多舛的“联盟”号 “联盟”号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作为“东方”号单人飞船的后续型号,它是一种能乘坐3人的多用途飞船,当时打算用于载人登月飞行和地球轨道上的各种实验。苏联原先的设想是建设一个由3部分组成的空间联合体,其中“联盟”A为3人飞船,“联盟”B为轨道机动飞行器,而“联盟”V则将作为推进剂运输飞船。在这3种飞船中,“联盟”B将最先发射,随后是一系列为该机动用飞船提供补给的“联盟”V。此后,载人的“联盟”A飞船将升空,与“联盟”B对接。然后可能还要再去执行环月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162.
建立月球基地 科学家认为.再次登上月球的价值不仅在于让人类进一步掌握月球的起源与地球的关系,更重要的则是以月球为跳板,探索离我们更远的星球,因此建造月球基地将是登月后要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3.
一、GPS基本概念GPS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它是继阿波罗登月计划、航天飞机后的美国第三大航天工程。如今,GPS已  相似文献   
164.
2000年,美国为纪念其载人航天飞行,发行了一套21枚的纪念章,分别纪念水星3号、4号、6号、7号、8号、9号,双子星座3号、4号、5号、6号、7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阿波罗7号、8号、9号、10号、11号。其跨度从1961年的第一次亚轨道飞行到第一次登月,纪念章为银质,直径35毫米,重量21克,发行量不详。  相似文献   
165.
日月 《太空探索》2009,(8):56-57
1969年11月14日,天正下着雨,执行第2次登月任务的阿波罗12号飞船,载着康拉德、戈登和比恩三人按时起飞了.因为航宇局官员认为,这样的天气绝不会影响到飞船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6.
阿波罗工程的前世今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谷 《太空探索》2009,(8):30-31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美苏开展的激烈太空竞赛中,苏联连续获得数项第一: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把世界第一位航天员送人太空…….美国朝野上下均深感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67.
2002年,NASA花费1.5万美元委托詹姆斯·奥伯格著书逐点反驳登月骗局说法,同年由于该书夸大了指控又取消了编写的委托.奥伯格说,,他打算(资金允许的话)完成该书.  相似文献   
168.
《太空探索》2009,(8):32-35
在月球上着陆是登月式飞船的关键技术,因为在月球上着陆与在火星和金星上着陆不同,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有靠大气阻力的着陆手段都无法应用,只能依靠反向推力制动.  相似文献   
169.
傅民杰 《飞碟探索》2010,(11):46-47
无论从远古的历史记载,还是从现代的目击报告中,都能找到UFO的踪影。它们不仅出现在陆地和天空,还经常出没于海洋和太空中。曾参加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25名航天员和苏联航天员都遭遇过这种不速之客。美国航天员遭遇UFO  相似文献   
170.
20世纪,人类跨入了号称"太空时代"的新纪元.而在这个时代中,人类取得的最伟大的宇航成就,莫过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间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史以来,人类首次依靠自身的力量,到达了地球以外的星体.这一计划的成功被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前奏,并被作为光辉的一页而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