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0篇
航空   352篇
航天技术   104篇
综合类   51篇
航天   3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叙述了新一代航天电源——砷化镕太阳电池的国内外研制进展情况,并根据砷化镓太阳电池的独特性能,指出了它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其重要的空间应用价值,最后展望了砷化镓太阳电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2.
大型机场如国内的首都、白云、虹桥国际机场均有很多党机桥,飞机降落、停靠到登机桥后所需的电源,由地面静变电源经登机桥提供。地面静变电源为115V三相400Hz电源。其主要形式一般有二种:(1)独立式静变电源(独立供电悬挂在登机桥上);(2)中央式静变电源(集中供电登机桥仅用来悬挂电缆),本文仅就静变电源采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建议。一、两种地面静变电源使用分析如图所示,图1是采用独立人静变电源供电的示意图,图2是采用中央式静变电源供电的示意图。从图1可见,380V50Hz交流动力电加到独立式静变电源后,再加到…  相似文献   
103.
在环境减灾-1A、1B卫星研制之初就将产品的通用化、产品化、模块化作为设计的首要目标.希望电源分系统的功能和接口相对固定,并且在力学环境、热真空试验及可靠性设计上满足大部分任务需求,其他卫星只需根据任务需要进行适应性局部调整,就可以直接使用产品化的产品.HJ-1A、1B电源分系统的研制达到了产品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苑文 《中国航天》2012,(7):44-45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电子技术研究院771所是我国微电子和计算机领域的核心研制生产单位,其与神舟九号飞行任务配套的产品均为飞行和返回的重要设备,与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完成在轨工作息息相关,对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管分系统中央单元是数管分系统返回舱的主控计算机,在飞船飞行的过程中,完成对整个数管分系统设备的控制、管理以及对挂在总线上的其他分系统设备的控制,可靠性要求很高。中央单元完成的功能是以程控、校时、总线通讯、数据管理和故障处理为主,同时要求支持遥控、遥测、逃逸、应急返回和地面综合测试。  相似文献   
105.
一种大功率SAR卫星电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航天器工程》2017,(3):57-63
SAR卫星电源系统具有大功率脉冲供电、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文章分析和总结了国外SAR卫星供电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具有并网供电功能的双母线SAR卫星供电拓扑结构。通过在平台母线和SAR载荷母线之间的并网控制器,实现故障时SAR载荷母线对平台负载并网供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文章还给出了并网控制器在轨使用策略,地面和在轨测试验证了电源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可为我国后续大功率SAR卫星电源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了采用双整流变压器进行可控整流,可降低电镀电源的纹波系数,提高电镀电源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107.
空间核动力技术概览与发展脉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略介绍现有技术方案基础上,初步探讨空间核动力技术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基于固体核反应堆的空间核电源、核电推进及核热推进,是经过试验验证可行、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并可预期实现空间应用的空间核动力技术.更先进的概念方案包括:基于气体核反应堆的核电源/核热推进、脉冲核爆推进、核裂变碎片推进等,它们的性能逐代跨越直至逼近理论极限.要充分利用核能的潜力,一方面需要提高单位质量核燃料的核能释放率,另一方面也需要减少核反应产物动能转换为无轨热运动的比率.核能潜力的充分利用需要以增加系统质量为代价.为满足未来宽广的空间任务需求,多物理机制驱动的大深度变工况一体化核能空间动力系统是未来必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8.
109.
刘锐梅 《航天器工程》2003,12(3):103-110
描述了中国海洋一号卫星测控分系统的技术设计,总结了系统设计的技术特点,并对系统在轨飞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评估,以期对后续型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0.
图片消息     
《国际航空》2009,(10):4-4
F-35B首架原型机停飞一年后重返飞行试验 编号为BF-1的F-35B试验机在停飞一年后,于9月4日进行了1小时的试飞。该机于2008年9月22日在完成了两次开启升力系统舱门的飞行试验后停飞,进行包括安装重新设计的涡轮叶片在内的改进工作。由于改装中遇到了诸如布线以及综合电源系统等问题.恢复飞行试验的时间不断被延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