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391篇
航天技术   132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1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51.
752.
为了加深对激光支持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工作过程的认识,本文对有无陶瓷隔离板和不同初始电压下的激光支持的脉冲等离子体推力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放电伏安特性对比了放电特性参数和性能参数,然后利用结合窄带滤光镜的高速摄影技术揭示了性能差异背后的物理过程变化。结果表明,陶瓷隔离板可以有效避免放电电弧对工质的烧蚀,这可以抑制滞后烧蚀的产生,从而提高推力器的推进性能。对激光烧蚀产生的工质的电离和加速是在多次振荡放电过程中进行,而不像理想电流片模型那样只电离和加速一次。放电通道内工质的电离和加速效果最为显著的时间为放电的第2个半周期。随着初始电压的增加,单位放电能量产生的推进性能先增加后趋于平稳,然后继续增加。单位放电能量产生的推进性能在初始电压高于2050V后得到较大的提高,通过放电等离子体图像推测,这意味着附着等离子体电弧的存在对推力器性能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53.
介绍了量子直流纳伏电压标准的基本原理、标准的组成、实现方案以及试验数据等等。量子直流纳伏电压标准基于交流约瑟夫森效应,利用可编程约瑟夫森直流电压标准的差分原理实现直流纳伏电压的产生。提出了量子直流纳伏电压标准的基本方案及改进设计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标准的性能。量子直流纳伏电压标准能够提供高准确度纳伏级量子化直流电压信号,不仅为纳伏级直流电压的精密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还可以解决纳伏级直流电压的量值溯源难题。  相似文献   
754.
针对航空电驱动系统零低速域高性能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算法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零电压注入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首先,针对传统高频注入法的高频噪声问题,引入随机高频信号代替传统信号,在估计的d轴中激励出与位置相关的响应电流。随后,对传统信号及随机高频信号的噪声产生与抑制机理进行理论分析;进一步分析死区效应对位置观测的影响,在随机高频信号注入基础上,额外注入零电压矢量,并设计死区补偿策略以抑制由死区效应所引起的位置观测误差。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验证了所提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所提出的算法可实现零低速域的低噪声低谐波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对航空电驱动系统控制策略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55.
为了揭示燃烧室构型对旋转爆震波传播特性的影响,设计了不同结构参数的5个燃烧室,包括环形、空桶形和凹腔形3种燃烧室形式。喷注器采用喷孔-环缝设计,燃料和氧化剂分别为乙烯和富氧空气。在相同的供给条件下,实验研究了燃烧室构型对旋转爆震波传播特性和推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桶形燃烧室稳定爆震模态的工作范围最宽且爆震波最为稳定,但推进性能较差;两个凹腔形燃烧室的工作范围介于燃烧室宽度为19 mm和15 mm的两个环形燃烧室之间,但推进性能略高于宽度为19 mm的环形燃烧室;此外,凹腔形燃烧室的工作范围随凹腔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56.
陈曦  杨迪  牛康  李佳讯  于剑桥 《航空学报》2023,(17):274-291
针对飞行器具有运行时间约束以及所携带探测器具有有限探测范围的现实情况,在传统生命线对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类考虑时间约束与探测约束的新型“到达-回避”定性微分对策博弈。通过分析对策问题所有可能的中性终端集以及问题对应的哈密顿方程,给出了防御者与进攻者最优博弈策略形式。利用所得到的策略和攻防双方的约束条件,得到了原问题对应界栅的精确解,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界栅的正确性。所得到的界栅可将博弈空间分为攻防双方的获胜区域,并可用于快速判断博弈问题最终结果,为飞行器攻防博弈双方的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7.
通过设计的试验电路,研究了零电压型混合式限流装置换流过程中的燃弧能量及开距长度对于介质恢复时间的影响,对临界击穿电压值函数内的参数进行了拟合,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