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220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研究战术导弹通常采用的燃气涡轮电机液压泵能源组合与负载之间的功率平衡关系,主要分析了能源组合的工况和在该能源系统驱动卞的液压舵机负载流量特性,提出了以舵机指标为依据来设计能源组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2.
153.
分析某型燃气舵机的基本原理和起动布局,按照舵机模拟器的设计要求和设计原理进行该型舵机模拟器的电路设计。实际验证表明,设计的舵机模拟器能够真实模拟该型燃气舵机的测试、模拟、仿真,可为同类电动舵机模拟器的测试、模拟、仿真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4.
针对某型电动舵机不归零故障,分析其结构及工作原理,采用逐项排除法,快速定位故障件,为该型电动舵机的维修提供排故借鉴。  相似文献   
155.
Ⅱ型PIO反馈与前馈抑制系统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捷  徐浩军  张建康 《航空学报》2010,31(9):1701-1707
 当舵机速率限制饱和时会产生附加时延,恶化飞行品质,触发Ⅱ型驾驶员诱发振荡(PIO)。运用描述函数法研究速率限制反馈(RLF)和死区增稳(DASA)Ⅱ型PIO抑制系统的开环相位补偿能力,提出RLF抑制系统的参数优化选择方法,分析了DASA抑制系统中死区和滤波器参数对相位补偿能力的影响。研究了两型抑制系统对正弦与偏差输入信号的开环响应特点。建立了含速率限制器的人机系统数学模型,基于描述函数法探究了Ⅱ型PIO的产生机理,推导了抑制Ⅱ型PIO发生的公式,应用连续信号相位补偿法抑制Ⅱ型PIO的发生。对阶跃、离散和正弦3种易于诱发PIO现象的跟踪任务进行数值仿真,对比了两种抑制系统的Ⅱ型PIO抑制能力。结果表明,反馈型RLF抑制系统对Ⅱ型PIO的抑制能力强于前馈型DASA抑制系统,有效降低了Ⅱ型PIO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6.
将电动推杆作为一种执行机构,配置相应的控制电路,组成一种新的推杆舵机,就可用来驱动气囊容积为数百立方米中型无人飞艇的舵面偏转,以解决常规航模舵机功率小、可靠性差或无人机舵机价格昂贵的需求矛盾。这种推杆舵机经多种型号无人飞艇实际使用,具有功率大、重量轻、可靠性高及价格便宜等特点,是一种实用的中型无人飞艇舵面偏转驱动机构。  相似文献   
157.
以新型航空发动机技术为代表的未来航空推进技术的发展,将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可靠性、环境适应性和经济可承受性的更高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发动机、多电发动机、脉冲爆震发动机、骨架结构发动机、燃料电池电动发动机的特点、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8.
通过对比分析市场上已有或在研的、非发动机动力滑行的不同飞机地面滑行/推进系统的优缺点,为国内类似系统的研发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9.
160.
基于H_∞控制理论的电动负载模拟器多余力矩抑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抑制由舵机主动运动产生的多余力矩以实现负载台的恒力矩加载,基于理论建模和频响辨识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用H∞控制方法抑制多余力矩,设计了H∞控制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此种抑制多余力矩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