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航空   523篇
航天技术   197篇
综合类   82篇
航天   32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01.
概述了设计合理选材、控制材料质量对航天电连接器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的重要影响,阐述了航天电连接器的设计选材要求、主要零件的材料选用和由材料质量引起的常见失效,提出了改进和加强航天电连接器用材料的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902.
分析了现有位置传感器存在的问题,简要介绍了电涡流位置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性能优势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03.
大型民用飞机电源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电源系统经历了由低压直流、恒速恒频交流、变速恒频交流、变速变频交流和高压直流的发展过程,本文在分析了各种电源系统的特点以及飞机电源系统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型民用和军用飞机的特点。最后结合我国飞机电源系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水平,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04.
江燕 《太空探索》2002,(12):14-15
提前火箭,人们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竖立在发射架上那“身材”魁梧,高耸入云的形象,但是电火箭却完全不同,看上去仿佛是一台不起眼的电子仪器。电火箭在上一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就已研制成功,并经过多次空间飞行试验和试用,但是始终未受“重用”。在空间技术领域,基本上是化学推进系统的一统天下。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卫星的兴起对  相似文献   
905.
对西门诺尔飞机电嘴、汽化器和电动燃油增压泵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说明了在寒冷天气中如何正确使用发动机。  相似文献   
906.
论述了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一号首发卫星(FM1)的热设计概况,根据在轨飞行四年的温度遥测数据,进行了天地数据比对和整星的热控性能分析,并对有效载荷CCD相机、磁带机以及电源和姿轨控系统的关键设备(如Cd—Ni电池、红外地平仪、陀螺组件等)的控温效果给以了评价,对热控分系统的主要部件(如热迭涂层、多层隔热材料、电加热器等)的热控性能作出了评估。分析表明,热控分系统的设计满足了总体的技术要求,为整星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同时也为延长卫星寿命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907.
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在非烟火动力火工技术及其装置,尤其是高能强脉冲电爆炸技术与非烟火动力致动器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908.
围绕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进行电子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参加创新实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的电子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09.
电起爆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且通用性强,这样,它在飞机上的军械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它对静电和电磁辐射特别敏感,因此,在电磁兼容性设计上需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本文介绍了电爆装置防射频危害的设计及有关电磁兼容性方面的试验,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商讨。  相似文献   
910.
1 失效分析的目的意义 失效分析,对于预防失效、确保航天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质量与可靠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航天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出现失效故障后,准确分析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非常重要。只有在认真总结分析航天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常见病、多发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设计可靠性和强化生产工艺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