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6篇
航空   285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1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21.
本文提出一种具有神经网络自适应补偿的、位置伺服系统的、PID控制结构模式。在该系统中,控制器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常规的PID算法;第二部分是由前馈神经网络构成的自适应补偿器。数字仿真试验和实际测试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存在系统参数不易准确确定及飞线性因素不易定量描述的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问题,显示出了较好的效果。系统输出精度高,响应速度快并具有相当强的鲁棒性和客错性。  相似文献   
122.
胡育文  汤立新 《航空学报》1996,17(1):99-104
直接力矩控制系统是继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之后提出的又一新的交流伺服系统,在低速时,由于定子电阻R1的变化会严重影响运行性能。用模糊理论设计电阻模糊观测器,较精确地估计出运动时的R1值,从而为改善系统的低速运动性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3.
张洪  蒋浩康  肖陵  邢叔楚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41-247,291
提出了新的高性能旋转四坐标全电动探针位移机构的设计技术要求指标。对设计中几个主要技术关键的处理做了分析论证。介绍了旋转探针支架必然碰到的平衡、抑制变形和扭转振动问题的解决措施。总体层次布局和旋转机构局部结构的正确处理原则,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鼓筒探针通道的钢带分隔密封装置完善地解决了探针通道分隔密封问题。   相似文献   
124.
崔培玲  杨珊  李海涛 《航空学报》2016,37(3):916-927
双框架磁悬浮控制力矩陀螺(MSCMG)框架伺服系统是一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的复杂系统,针对耦合力矩对框架系统速率伺服性能的影响,以及框架系统动力学解耦之后存在残余耦合、卫星运动引起的牵连力矩和非线性摩擦的问题,提出了微分几何法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相结合的高精度控制方法,在线性化解耦的基础上对残余耦合、牵连力矩及非线性摩擦进行观测补偿以提高框架伺服系统解耦及速率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由耦合力矩引起的内、外框架速率波动最大值分别从0.18(°)/s和0.12(°)/s减小到5×10-3(°)/s和4×10-3(°)/s,内、外框架正弦角速度跟踪误差分别从0.18(°)/s和0.19(°)/s减小到0.005(°)/s和0.004(°)/s。所提出的方法实现了框架伺服系统的动力学解耦以及非线性摩擦和牵连力矩的补偿,提高了框架系统的解耦性能和速率伺服精度。  相似文献   
125.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电动伺服机构在电传飞机、先进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对中大功率航天电动伺服机构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在国外电动伺服机构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在国内中大功率电动伺服机构在航天应用中已初具规模,出现逐步取代液压伺服机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6.
为了满足兆瓦级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试验要求,改变传统液压加载出力不精确、响应速度慢等缺点,研究了新型大功率机组叶片电动加载测试试验台.简述了试验台的总体方案设计、叶片载荷计算、加载系统设计及其静力测试试验过程.该试验台测试方案总体上采用拉力闭环控制的方式,使用多轴变频系统和多台变频电机共同组成加载装置.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对实验叶片进行加载试验.由拉力传感器检测加载的拉力值,并实时的反馈回控制器,进而实现对加载机构的精确控制,保证大柔度叶片连续、平稳、协调加载,使其能完全满足兆瓦级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27.
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机理与抑制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今高性能伺服系统对系统带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传动轴、联轴器、减速器等传动机构均存在一定的弹性,使得系统具有一定频率的谐振点.当系统带宽覆盖该谐振频率时,系统就会发生机械谐振现象.尤其对减速器等必然存在传动间隙的传动装置,间隙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传动刚度,并加剧谐振带来的危害.在分析伺服系统机械谐振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关于抑制机械谐振的各种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分析.针对舵系统应用背景指出了几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抑制方法,并着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28.
回顾了电动、电静液伺服系统国内外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针对未来航天飞行器对伺服系统在结构强度、空间体积、环境适应性、性能指标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在综合评价电动、电静液伺服系统性能的基础上,指出了机载功率电传一体化电作动系统关键技术与设计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对未来一体化电作动系统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9.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影响飞行姿态控制问题,分析了电动伺服机构中传动间隙、刚度、摩擦力矩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并讨论了由间隙引起极限环的定义及产生条件。针对传动间隙引起的极限环振荡和较大惯量的翼面加剧振荡问题,建立了系统间隙极限环模型和非线性振动模型,并提出了间隙补偿器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间隙、翼面转动惯量、刚度及干扰力对伺服控制系统的影响规律。通过在内环增加间隙补偿器的基础上,在外环引入速度、加速度负反馈设计方法,解决了大惯量舵面下控制系统抖动问题,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30.
针对飞行器半实物仿真领域对电动作动器高精度建模的需求,对电动作动器的各分系统分别进行动力学方程描述,建立了含间隙、刚度和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完整电动作动器模型。通过对比模型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所建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是合理正确的。建立的模型对于指导作动器的设计和优化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