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66篇 |
免费 | 596篇 |
国内免费 | 7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185篇 |
航天技术 | 1245篇 |
综合类 | 105篇 |
航天 | 37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2篇 |
2024年 | 86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205篇 |
2021年 | 185篇 |
2020年 | 167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139篇 |
2014年 | 183篇 |
2013年 | 192篇 |
2012年 | 352篇 |
2011年 | 349篇 |
2010年 | 344篇 |
2009年 | 343篇 |
2008年 | 312篇 |
2007年 | 272篇 |
2006年 | 302篇 |
2005年 | 285篇 |
2004年 | 268篇 |
2003年 | 277篇 |
2002年 | 162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55篇 |
1999年 | 172篇 |
1998年 | 136篇 |
1997年 | 165篇 |
1996年 | 165篇 |
1995年 | 176篇 |
1994年 | 144篇 |
1993年 | 131篇 |
1992年 | 159篇 |
1991年 | 141篇 |
1990年 | 129篇 |
1989年 | 125篇 |
1988年 | 83篇 |
1987年 | 83篇 |
1986年 | 30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3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1引言 迄今为止,美国、苏联/俄罗斯的载人登月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了政治目的展开了载人登月竞赛。美国执行了规模浩大的阿波罗计划,使用土星-1B运载火箭进行了不载人或载人“阿波罗”飞船的地球轨道飞行试验,并使用土星-5运载火箭发射“阿波罗”载人飞船登月。苏联也为执行载人登月计划研制了N-1运载火箭,但飞行试验全部失败,最终取消了登月计划。第二阶段是进入21世纪之后, 相似文献
932.
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增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可靠性增长进行了统计检验,在可靠性增长的基础上,用二项分布阶段可靠性增长的Bayes方法评定了该机的可靠性下限。结果表明,可靠性增长方法能充分利用信息,并可节省大量试验样本。 相似文献
933.
为提高火箭基冲压组合循环(RBCC)发动机火箭冲压模态下火箭推力增益,基于模拟飞行Ma=4来流条件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火箭射流与冲压主流超/超剪切流动的特性,探讨了火箭推力增益的组成,并给出了提高火箭推力增益的措施:1)冲压流道、火箭工作参数的选取必须确保两股超声速剪切流之间的流动匹配,在有限空间内快速、低损的实现高能火箭射流与低能冲压主流间的动量及质量输运,最大限度地提高发动机喷管排气速度及压力;2)采用高室压火箭,通过增加推力室室压,提高火箭燃气膨胀程度,减小火箭推力增益损失。 相似文献
934.
经过多次推迟,2007年6月8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终于成功把首颗意大利军民两用遥感卫星\"宇宙-地中海\"-1送入极轨道。该卫星由意大利泰利斯-阿莱尼亚 相似文献
935.
液体火箭主发动机作为运载火箭的主动力,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服役环境的极端严苛性,导致发动机的结构动力学问题异常突出。动力学问题已成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的瓶颈技术之一,因此为改善运载火箭、发动机的振动力学环境,提高发动机的动强度可靠性与工作安全性,需要对运载火箭“心脏”——发动机的结构动力学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本文在详细介绍发动机结构特点、工作环境载荷特征及对结构故障统计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涡轮泵系统、推力室、自动器、管路、发动机整机的主要故障模式,梳理出各部组件、整机结构的动力学关键问题,并指出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36.
937.
938.
世界上第一次出舱活动是在1965年“上升-2”飞船飞行中由俄罗斯航天员列昂诺夫进行的。1969年1月俄罗斯人第二次出舱,两名乘员从“联盟-5”转移到“联盟-4”飞船中。第一次出舱活动仅持续了12min,第二次出舱活动增加到37min。稍后,在1977~1986年间,俄罗斯从“礼炮-6”和“礼炮-7”空间站的飞行中取得了大量的出舱活动经验。在实现这些长期航天飞行计划中, 相似文献
939.
助推器喷口火焰温度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焰温度测量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接触式测温传感器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适用。固体燃料助推器火焰中有大量固体粒子,这些固体粒子运动速度又很高,采用接触式测温传感器测量这种火焰温度问题较多。介绍用四支小型不调焦光电高温计从不同角度测量固体燃料助推器喷口火焰温度的试验装置和试验结果,并对小型不调焦光电高温计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