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56篇
航天技术   25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探究极端降雨条件下发动机入口吞雨量,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针对不同涵道比发动机,选取不同降雨强度、攻角及飞行阶段进行计算,分析不同条件对于发动机入口吞雨量的影响,并将计算所得结果与国军标中对于吞水的试验条件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发动机入口吞雨量会随着降雨强度和飞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攻角变化对其影响较小。当降雨强度低于709.2mm/h时,发动机入口吞雨量始终低于国军标吞水试验条件中的入口流量最大值5%,能够保证飞行安全。但当降雨强度达到1872mm/h时,爬升阶段的吞雨量高于5%,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2.
卫星进/出地影位置和时间的计算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推导出地影图锥面方程和卫星运动方程,然后经过合理的简化得到一个四次代数方程。对该四次方程进行求解,得出卫星进出本影和半影位置的近似解,再以此为初值,利用牛顿迭代法进行迭代,得到卫星进出地影位置和相对精确解。最后给出了该算法的数值算例。  相似文献   
53.
民航飞行事故原因调查分析时,常常要对飞机的操纵状态进行再现分析。但由于FDR数据缺失、设备损坏等各类原因,对飞行员的操纵情况并不能准确有效地还原。采用逆模拟技术是解决飞行操纵状态再现分析的有效途径。逆模拟技术是通过已知的系统输出确定动态系统控制输入的计算方法。在众多逆模拟算法中,积分逆模拟算法由于具有模型独立、实现简单而得到广泛应用。对某中型民用运输机采用积分逆模拟方法,对一个简单的飞机操纵进行了再现分析。分析了积分逆模过程中的收敛区间和稳定性,并总结了使用积分逆模拟算法的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54.
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弹道快速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机动发射固体运载火箭开展上升段弹道快速设计方法研究。设计了固体运载火箭 上升段飞行程序,应用修正牛顿迭代法求解上升段弹道控制参数,推导了迭代算法公式。针 对牛顿迭代法收敛精度和速度受初值影响的问题,基于数据插值和拟合方法,研究了迭代初 值生成技术。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求解算法可以实现固体运载火箭上升段弹道快速生成, 收敛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5.
56.
日月 《太空探索》2006,(4):48-49
就在伽利略逝世的那一天--1642年12月25日,在英国林肯郡的一个小村庄内,诞生了一个并不起眼的男婴,他就是阿西莫夫称为"迄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萨克·牛顿.他那<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也被人誉为"自古以来一部最伟大的著作".在他的墓志铭上有这样一首诗:  相似文献   
57.
有关牛顿德行的文章,自牛顿成名就没有停止过.是呀,牛顿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地球人都知道.知道得更多的人,也不过说他是个有缺点的伟人.科学家也是人嘛,如果一个人的成就足以改变一个世界,并推出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有理由吝啬我们的宽容吗?!  相似文献   
58.
李鉴 《太空探索》2011,(7):60-61
人们常说,天文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从人类有记载的第一幅图示开始,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天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伴随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整个进程。但是与简练的牛顿三定律、漂亮的化学方程式和完美的几何学公理相比,天文学留给我们的恐怕更多的是疑惑。没错,斗转星移、四季更迭这些天文现象我们早已耳熟能详,但这就是天文学  相似文献   
59.
建立了电子设备冷却系统的冷凝压力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通过欧拉法求解方程,讨论了各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17世纪的天文学家们对望远镜知识的掌握还少得可怜。为了消除球差,他们竞相制造长镜筒望远镜。当时天文学家使用的望远镜全部又细又长,短则几米,长则四五十米,甚至60多米。虽然这些长镜筒望远镜带来了许多新的发现,但是,这些细高挑儿的仪器使用起来太不方便了。每位天文学家观测的时候,必须要有好几个助手来帮助调节仪器。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对准一个目标,一阵微风吹过,图像全部乱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