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7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751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64篇
航天   1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通过求解N-S方程,对某空空导弹燃气舵在不同状况下的三维湍流干扰流场进行数值仿真,得到了燃气舵在不同舵偏角下绕流流场的复杂波系结构,计算了测量舵在无干扰舵和有干扰舵情况下升力和阻力等参量随舵偏角的变化曲线。所得舵间干扰相对误差不超过2%,与实际要求相吻合。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流动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燃气舵的气动性能进行预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2.
介绍超宽带(UWB)技术,利用阶越恢复二极管(SRD)产生超宽带窄脉冲信号的微带结构电路,获得了纳秒级的超短、快速前沿的1ns单极性UWB脉冲。分析讨论电路原理与设计方法,实测结果显示该电路产生的脉冲信号具有良好的波形,并且脉冲拖尾的震荡起伏很小,适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的窄脉冲信号形成电路。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基于Favre平均的三维N-S方程,对燃气推力矢量控制发动机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燃气引流、燃气二次喷射及与发动机内主流相互作用等复杂流动。研究结果表明,流场内包含复杂的涡系结构和波系结构,还存在着边界层与激波的相互干扰、自由剪切层、激波、膨胀波和大尺寸分离。通过数值模拟,对试验中的异常现象进行了定性分析,得出了与试验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4.
针对直升机特有的旋翼桨/涡干扰(Blade vortex interaction,BVI)噪声计算精度低且试验数据缺乏问题,也为了开展旋翼气动噪声特性分离方法的验证试验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能够用于BVI噪声试验的新型多段翼型组合式涡发生器。首先通过CATIA软件建立涡发生器出口端翼型段在不同迎角下的试验模型,再使用FLUENT软件建立涡发生器的流场仿真计算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翼型段迎角下的涡流流场。随后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系统测量了不同翼型段迎角、距离涡发生器出口端的长度及流速等参数变化下的涡流流场,对不同试验状态下的涡核、涡强等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涡量偏弱的缺点,对传统单级涡发生器进行了改进,设计研发了双级涡发生段。试验证明其能产生更强且稳定的涡,为BVI噪声试验提供了模拟的桨尖涡,试验结果表明了涡发生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5.
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的PIV测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设计了一种基于旋风分离原理的高压粒子发生器,并成功应用于高压状态下的航空涡轮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的PIV(粒子图像测速法)测量.在氢氧燃烧加热来流温度为813K、燃烧室压力为2.78MPa条件下,应用PIV技术开展了航空涡轮发动机单头部燃烧室复杂内流场测量研究,实现了高温高压条件下强旋流、强扰流、宽速域流场的PIV测量,获得了接近燃烧室工作压力工况下的流场速度和流场精细结构.结果表明:该型燃烧室内流场存在多处旋涡结构,形成回流区;流场旋流作用强,横截面流场存在顺时针大涡;主燃孔射流和掺混孔射流作用明显,射流穿透深度较大,对流场结构影响显著;高温高压状态下,流场结构与常温中压状态类似.   相似文献   
126.
低温燃气弹射内弹道影响因素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某低温燃气式弹射装置,建立简化二次燃烧物理模型,采用重整化群k-ε湍流模型模拟流场流动、以有限速率/涡耗散燃烧模型模拟气相燃烧、以域动分层法动网格更新技术模拟导弹运动,数值分析得到了发射筒内载荷与内弹道特性.结果表明:在满足内弹道设计要求的条件下,燃气发生器喷管入口总温包络区间为0.538~1.231,且随着总温的增加,二次反应时间和导弹出筒时间减小,导弹出筒速度增加;发射筒内氧气质量分数包络区间为0.07~0.30,且随着氧气质量分数的增加,二次反应发生时间和导弹出筒时间提前,导弹出筒速度增加.研究结果可为低温燃气式弹射内弹道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7.
旋流畸变对压气机失速发展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华  屠宝锋  胡骏  谢金哲 《推进技术》2017,38(10):2306-2313
为研究进气旋流畸变对轴流压气机失速发展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叶片式旋流畸变发生器。通过改变叶片式旋流畸变发生器的叶片安装方式来改变进口气流流向,产生对涡或整体涡,研究均匀进气、对涡和整体涡进气条件下低速轴流压气机失速发展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旋流畸变发生器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在压气机进口前产生了对涡和整体涡。压气机转子对进口旋流畸变有很大的影响,对正向旋流有一定加强作用,使正向旋流强度增大;对反向旋流有一定抑制作用。旋流畸变减小了压气机的稳定裕度,切向气流角越大效果越明显,使其更快进入失速,其中以对涡进气和正向涡进气条件下最为明显。旋流畸变进气条件下压气机中失速团的产生机理不发生改变,失速团传播频率不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28.
微型涡流发生器控制压气机叶栅二次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姗  楚武利  张皓光  旷海洋  李相君 《推进技术》2017,38(12):2641-2651
二次流对压气机叶栅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为了探究微型涡流发生器(MVG)对于低马赫数来流叶栅的二次流控制情况,以一进口来流Ma0.1的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用数值方法分别对设计攻角(-1°)以及失速攻角(8°)下的流场进行损失分析,并借鉴失速因子对不同组合形式的MVG进行对比。得出在-1°攻角下,大部分MVG具有延缓分离的作用,但都会引起损失增加;在8°攻角下,所有MVG都具有延缓分离、减少损失的作用。损失减少最多的一组VGdvg3达到6.3%,失速系数减小了46%,因此认为MVG对于大分离区域的控制较为有效。MVG主要控制0%~30%叶高方向损失,并且MVG的叶片间距以及安装位置也存在一个最佳范围,不易过大或过小。  相似文献   
129.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0,23(1):F0003-F0003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第六届编委会2009年年会在成都召开,40令名编委和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对编辑部09年的工作总结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给出了积极的评价,对期刊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大会评选出六篇发表在09年《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上的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30.
经多年检定低频信号发生器的实践,现对经常遇到的加载误差、频响及失真等检定方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几点体会,希望能作为有关检定规程的补充。lbD载误差低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平的检定框图如图1。显然,这里不仅要求标准电压表准确度要满足要求,而且要求电压表的输入阻抗要足够高,问题恰恰在于低频电压表及视频电压表虽然输入电阻可达几百ho,但与其并联的输入电容却为24~50Pf,当测量1*HZ信号的输出电平时,此时电压表的输入阻抗小于6.6ho,这等效于信号源的负载被加重,从而引起加载误差,尤其是当低频源输出阻抗为5ho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