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664篇
航天技术   56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1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征稿启示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是经原国家科委批准的正式期刊(季刊),由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燃气涡轮技术为基础,重点报道航空动力装置试验研究、设计和制造行业中具有学术价值、工程应用价值和创造性的科技成果及其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应用,以试验研究为  相似文献   
42.
43.
肖同福  陈东旺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81-283,294
本文介绍了燃气涡轮发动机燃烧室燃用 2 50 0 k J/ NM3以上的低发热量煤气的试验结果。对燃烧室不同结构和不同煤气热值下的燃烧性能进行了探索。试验表明,该航机改型燃烧室具有燃烧稳定、燃烧效率高、点火可靠、出口温度分布均匀及 CO排放量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4.
王琴芳  马申义 《航空学报》1993,14(8):424-426
在TA-6发动机的压气机出口处引气,得到了发动机转速不变条件件下压气机增压比、引气阀压力损失系数、引气管内气流总压和引气气流温度与引气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相对引气量在9~22%范围内变化时,TA-6发动机流量几乎不变,压气机增压比变化仅5%,引气压力为1.27×10~2~2.45×10~5Pa,引气温度约473K。所得结果可为燃气涡轮装置引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46.
本文把化学平衡方法引入发动机循环性能计算中,探讨和揭示了化学平衡对发动机中高温部件的影响机理,并以某发动机为例,定量分析了化学平衡对发动机推力和耗油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化学平衡效应使发动机油耗上升,推力增加。  相似文献   
47.
选用K4169铁-镍基高温合金研究了向熔体中加入NixAlyTiz金属间化合物对合金冷凝后的晶粒尺寸、枝晶组织等凝固组织特征的影响。结果发现,加入微量NixAlyTiz细化剂并控制合金液的均匀化处理过程可显著细化晶粒,将K4169铸件整体晶粒细化至0.1~0.2mm,达到ASTM1~3级,同时,枝晶组织和MC型碳化物也有明显变化。而且,本研究选用的NixAlyTiz细化剂由于其成分特点对合金的结晶特性及凝固组织无不良影响。因此可认为,加入微量的NixAlyTiz细化剂是获得K4169高温合金细晶铸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8.
利用影响矢量法中定义权值的思想并对其进行扩展,针对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共因失效率的计算方法。该法综合考虑评估和统计的不确定性,利用概率生成函数,根据权值来获得系统多重失效率的均值和方差。算例表明,在计算共因失效率均值时,该法与传统的近似计算法获得了相同的结果,而在计算方差时,传统的近似法给出了过于乐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燃气导管的结构特点,针对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冷却间隙调整、焊接变形控制、车加工等难点,提出了调整加工工艺等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及具体的解决措施,保证了零件的顺利交付,满足了装配试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0.
对某型燃气轮机带空气冷却的4级透平进行了详细的三维数值研究,并将其结果与一维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重点考虑了如何引入进入4级透平中的各种类型冷气的方法,包括构造叶片和端壁面气膜冷却结构、构造叶片尾缘冷气喷射缝以及在叶片排交界面前后端壁面增加冷气质量源等。计算结果显示:4级透平出口总参数与基于试验数据的一维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方法准确可行;此外,在得到多级空气冷却透平三维流场特性的同时,也可以得到绝热壁条件下的气膜冷却壁面温度场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