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107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2篇
航天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俞森彬  郑洪涛 《推进技术》2019,40(6):1324-1331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非预混旋流火焰,采用大涡模拟(LES)耦合PDF燃烧模型,结合OH-PLIF及PIV同步测量实验,综合研究了两种通道结构对非预混旋流火焰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拉随机场PDF方法可以较精确地预测到旋流流场及精细的火焰结构,包括局部熄火。不同的通道结构将显著影响流场结构,由于湍流/化学反应的相互作用,火焰将会出现局部熄火及火焰抬升现象。由于无通道相比于扩张通道的回流区更小,局部熄火现象也更为严重。同时,在恰当当量比下,无通道结构的OH及CH2O等中间基在低温区分布更为广泛,表明更多的低温化学反应得以进行,为下游抬升火焰的稳定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2.
弱旋流燃烧技术具有极低的NOx污染排放能力,是未来燃气涡轮发动机低排放贫油预混燃烧组织方案之一。为了深入理解弱旋流流场特征和燃烧稳定性,建立了采用弱旋流燃烧器的试验装置,设计了不同几何尺寸的叶片式旋流器,采用PIV以丁烷为燃料获得了稳定的弱旋流火焰,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了火焰结构,火焰中具有明显的局部熄火和再点火区域。在不同来流条件下开展了火焰稳定范围研究,确定了燃烧器的火焰抬升和贫油熄火油气比,燃烧器共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燃烧模式:附着火焰、"W"型火焰和"U"型火焰。采用燃气分析仪测量了燃烧器的污染物排放,所有状态下NOx排放低于10ppm。  相似文献   
73.
提出了一种根据FV(flame volume)模型与燃烧室热态仿真相结合的贫油熄火边界耦合预测方法。利用两种不同构型五个不同方案燃烧室的贫熄试验数据对此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直流型燃烧室与回流型燃烧室,FV模型中的经验常数K分别取1.35和0.55时,能够保证各方案燃烧室的贫油熄火边界预测精度均在±20%以内。相比于Lefebvre模型,此方法的计算精度更高、适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74.
BAMO-THF复合推进剂催化燃烧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翟进贤  杨荣杰 《推进技术》2010,31(2):226-229
为调节BAMO-THF复合推进剂的燃速,通过燃速测试、热分析、扫描电镜研究了燃烧催化剂Fe2O3,OME,OMB对其燃烧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Fe2O3,OME,OMB均可提高BAMO-THF复合推进剂燃速,降低燃速压力指数。热分析表明Fe2O3对叠氮粘合剂体系热分解没有催化作用,OME,OMB可显著减低复合推进剂起始热分解温度。熄火燃烧表面扫描电镜分析发现,Fe2O3,OME,OMB改变了推进剂燃烧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75.
离心甩油折流环形燃烧室的性能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某离心甩油折流燃烧室为研究对象, 采用试验的方法, 在不同的甩油盘转速下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燃烧室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 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分布不均匀系数(OTDF)小于0.3, 燃烧室的燃烧效率η在0.99以上, 燃烧室的贫油熄火边界较窄.该研究结果为折流燃烧室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6.
针对一种以煤油为燃料的单驻涡燃烧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驻涡燃烧室可应用于级间燃烧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试验中对仅采用凹腔供油的单驻涡燃烧室的点火及贫油熄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混进气温度增加可以最大降低点火油气比20%左右,拓宽贫熄边界30%左右;对于这种结构和进气条件的燃烧室,主流气量则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点火总油气比最小.进口流速达到马赫数0.59时点火开始变得困难.   相似文献   
77.
高温升燃烧室贫油熄火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温升(ΔT=1150K)燃烧室的头部采用三级涡流器与单油路预膜气动雾化喷嘴相互匹配。为了分析二者对改善贫油熄火稳定性的最佳匹配,对8组三级涡流器的流量分配和出口角旋向组合不同的匹配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级涡流器的流量分配对贫油熄火有一定影响;而出口角旋向组合则对其影响显著,且最佳旋向组合为第一级右旋45°—第二级左旋40°—第三级左旋40°。此外,最佳匹配方案的贫油熄火稳定性优于基准方案。  相似文献   
78.
随着大、中型民航机的不断引进,英、美制高涵道涡轮风扇发动机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发动机的性能也日趋完善、可靠。但因使用或处置不当引起的发动机损坏,进而引起航班不正常和危及飞行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量事实表明:正确使用发动机对确保发动机性能,降低使用、维护成本,确保飞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下面主要分析以下四个;司题:一、关于压气机喘振目前高涵道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了提高发动机循环热效率,普遍采用了高增压比、高涵道比和高涡轮前温度设计。高增压比的发动机,压气机喘振的倾向也增强。虽然在发动机结构上采用了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79.
中心分级燃烧室耦合回流区贫油熄火机理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针对中心分级模型燃烧室开展了常压贫油熄火试验和慢车状态贫油熄火试验,并结合贫油熄火时的主/预燃级耦合回流区流场数值模拟分析了该燃烧室的贫油熄火机理.结果表明:与常规燃烧室的贫油熄火机理不同,中心分级燃烧室的贫油熄火油气比是由预燃级和主燃级共同形成的耦合回流区所决定的.耦合回流区的回流量主要由主燃级回流主导,在该研究的中心分级燃烧室结构下,回流区从主燃级卷吸的气量是预燃级本身气量的4.3倍,导致按预燃级气量计算的熄火当量比达到2~2.5,远高于常规燃烧室头部的熄火当量比0.4~0.5.   相似文献   
80.
针对污染效应对超声速燃烧室熄火性能影响问题,采用甲烷燃烧和电阻加热的燃烧室直连式对比实验方法,开展了污染效应对燃烧室贫油熄火极限影响研究。基于超声速燃烧室实验模型,研究了煤油喷嘴结构对贫油熄火极限的影响;采用高速摄像仪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研究了加热方式对贫油熄火极限的影响,获得了光学测量结果和壁面压力分布,给出了纯净来流和污染来流条件下的燃烧室贫油熄火极限。研究表明:采用甲烷燃烧加热的燃烧室贫油熄火极限对应的当量比高于电阻加热的,分别为0.135和0.105;不同加热方式来流条件下,超声速燃烧室在燃烧不同阶段的稳定模式均为凹槽火焰稳定模式,火焰基底会呈现一定程度的脉动,但稳定在凹槽剪切层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