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篇 |
免费 | 24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5篇 |
航天技术 | 25篇 |
综合类 | 11篇 |
航天 | 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7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本文将常用的热电偶分度表,依照实际使用的需要,线性回归出电势(E)→温度(T)的多项式,并将镍铬-考铜热电偶补上温度(T)→电势(E)的多项式回归公式,供从事计算机测温控温的同行们使用中参考。该回归公式一律采用单精度计算,是便于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包括单板机、单片机)上都可以使用。回归公式拟合精度高,既适合一般温度测控场合,也适用于要求严格的检定部门。回归的热电偶种类为:铂铑_(10)-铂(S)、铂铑_(30)-铂铑_6(B)、镍铬-镍硅(铝)(K)、镍铬-考铜(EA-2)。 相似文献
72.
轴流压气机效率测量两类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压气机试验系统中影响效率参数测量的主要因素,开展了出口热电偶反串测温和前置齿轮箱机械损失标定试验,验证了热电偶反串测温方法应用于压气机低压比小温升工况效率测量的有效性,获取了齿轮箱机械损失改进修正系数随转速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小温升工况下,压气机温升效率对出口总温测量误差的变化非常敏感。与常规测温方法相比,热电偶反串测温方法实现了压气机温升的直接测量,在低压比小温升工况效率参数测量上具有明显优势。齿轮箱机械损失对于压气机扭矩效率测量具有显著影响,中低转速时简化修正系数会导致安装齿轮箱后的压气机扭矩效率测量结果偏高,采用改进修正系数可以提高压气机扭矩效率测量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3.
对标准铂铑——铂热电偶及标准铜——康铜热电偶的插值计算进行了讨论。在热电偶插值计算中引入代数插值法将会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同时可以将不同种类热电偶的插值计算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74.
为了满足航空发动机上高温、高压、高来流马赫数的恶劣工作环境下的使用需求,对某型航空发动机上选用的低压涡轮后热电偶传感器开展热风洞校准试验及测温准确性分析,明确热电偶传感器测温偏差的影响因素,并通过一种基于表面传热系数推导公式的测温偏差修正方法对校准结果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计算方法合理可行,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一致性良好,在全部试验点偏差量均小于0.6%。针对现有校准设备无法完全模拟航空发动机真实工况的问题,对校准结果进行修正计算,修正计算结果与真实气流温度偏差在0.7%以内,传感器的稳态测温偏差能够满足在该型航空发动机上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75.
76.
77.
78.
莫礼孝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6,(1):12-18
叙述气冷式梳状热电偶在主燃烧室出口高温燃气测量中的导热误差、辐射误差和速度误差,实验表明,气冷式梳状热电偶的测温误差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小于4%。 相似文献
79.
为了测量航空发动机高温部件表面温度,利用离子束溅射镀膜技术制备了拥有多层薄膜结构的Pt-PtRh13薄膜热电偶,包括Ni基合金基底、Ni Cr Al Y黏结层、Al2O3过渡层、Al2O3绝缘层、Pt/Pt Rh13薄膜热电偶和Al2O3保护层。研究了热处理对Pt-PtRh13薄膜热电偶绝缘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对薄膜热电偶绝缘层性能下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l2O3绝缘薄膜开发的Pt-PtRh13薄膜热电偶只用于900℃以下测温,在900℃以上长时间应用可能会出现测温不稳定问题,高温诱发Al2O3绝缘层发生晶型转变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0.
为了建立适用于工程设计的叶片抑颤方法,以一高压压气机转子叶片为对象开展了叶片颤振特性与其结构参数的关联性研究。采用基于相位延迟边界条件的能量法和特征值法对原转子叶片模型的气动弹性稳定性进行评估,通过分析近失速工况下的非定常气动功密度分布,对叶片安装角沿径向分布、弦长和叶尖间隙等设计参数进行调整,以明确各参数对气动弹性稳定性的影响,最终达到提高气动阻尼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叶尖间隙对气动阻尼的影响较大,安装角次之,弦长影响相对较小。叶片气动阻尼随叶尖间隙的变化并非单调,而是存在一个叶尖间隙使其气动阻尼最小,即叶片气动弹性稳定性最差。减小进口气流攻角和增加折合频率,能够提高气动阻尼,设计中可以通过调节安装角来减小气流攻角,增加弦长来增大折合频率。考虑到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在调节安装角时通常要保证进口气流攻角的改变量不超过5°,调节弦长和叶尖间隙时要保证各结构构件不发生碰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