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基于气体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采用CFD-ACE+流场计算软件,对液体亚燃燃烧室点火装置单独工作时的稳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点火器室压、点火导管内径和导管的结构形式对火焰点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点火器室温和燃气流量恒定时,若保持管道的扩张比不变,选用较低室压的点火器更利于点火;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导管内径可以提高火焰的点火性能;燃气在直管内的流动损失较小,出口射流的速度较高,穿透深度较大,带弯头的点火导管出口火焰特征类似,有无弯头对火焰的影响很大,而角度差异产生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冲压发动机高空环境条件下可靠点火以及空中熄火后再次点火的需求,研制了一种可多次点火、重复使用的氧气/煤油点火装置,并对氧气/煤油点火装置的高空点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空环境条件下温度和压力发生了变化,着火边界变窄,点火可靠性较地面降低,通过进一步理论分析,认为降低油气比和改变点火时序是提高高空点火可靠性的关键所在。适当降低煤油流量的供应将降低油气比,从而可以将设计点控制在着火区,点火装置时序设计按电嘴发火一氧气进入预燃室一煤油进入预燃室的顺序执行,该时序设计可以确保点火初期让油气比经历从贫油状态过渡到富油状态,当进入着火区时即能保证点火成功。  相似文献   
13.
应用气动谐振的气氧、煤油点火器的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的多次可靠起动,将气动谐振点火技术应用于气氧煤油的点火.提出了两种应用气动谐振的气氧煤油点火器方案:直接点火方案和间接点火方案.在直接点火方案中对气氧与煤油同轴喷入和煤油由顶部喷入两种不同的点火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在间接点火方案中对点火火炬为富燃和富氧两种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研究表明两种方案均实现了多次可靠的点火并生成了稳定的点火火炬.通过对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工程上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和存在的技术难点的分析,认为富燃情况的间接点火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有望在短期内达到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工程》2009,(4):19-19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6月2日报道,世界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国家点火装置”(简称NIF)5月29日在美国加州北部举行落成典礼。据悉,这个被称为“人造太阳”的装置能产生类似恒星内核的温度和压力,使美国在无需核试验的情况下保持核威慑力。不仅如此,该装置还能帮助研制不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限制的新型氢弹。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简外点火的实验装置及其点火可行性实验结果。通过多次点火模拟实验,包括最佳点火药量、点火延迟时间、临界点火药量和点火稳定性实验,得到了点火性能重现性好、点火稳定的实验结果,并通过理论估算有效地验证了该装置最佳设计药量选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激光点火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及试验结果。已研制成功的激光点火器输出能量不小于1.0J,结构质量不大于0.9kg,实现了双路点火,其安全性、可靠性比传统的电能点火器有了很大提高,该装置已具备了固体火简发动机点火的实际应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林国华 《推进技术》1996,17(5):63-67
针对影响催化点火的关键性因素,研究了一种简易可行的自激式催化点火装置。该装置采用具有高电阻的催化床,直接通电加热,从而大幅度降低来流混气的点火温度,降低点火能耗及缩短点火延迟期,可作为冲压发动机和涡喷发动机的辅助点火装置。  相似文献   
19.
宋明德  叶定友 《推进技术》1992,13(2):72-76,32
对国内外几种典型的尾部点火装置做了简要介绍。包括喉塞式点火器,环形点火器,以及隔板式点火器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尾部点火装置。分析了其设计特点和优缺点,给出了常用的点火药量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20.
大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瞬态数学模型,对某大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初期小火箭式点火装置的火焰喷射方式、分段对接部位火焰传播过程以及前后翼燃面的传播过程等进行数值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发动机点火过程中,燃烧室内的流动顺畅,没有出现压强异常振荡现象,点火初期的火焰冲击对分段对接部位的绝热结构影响很小,但整个后翼槽药面全部点燃用时在整个火焰传播期用时占比过大。数值计算结果与全尺寸发动机地面热试车结果对比表明,数值计算点火平衡压强、压强爬升时间以及升压速率与地面热试车结果吻合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