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5篇
航空   9篇
航天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航天   1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WP-11发动机点火高度从4000m提高到8000m的某些问题。详细讨论了点火高度的理论基础,并为WP-11研制了一种可用的空中补氧点火装置,扩大了WP-11发动机的使用范围。带着空中补氧点火装置的WP-11发动机成功完成了高空舱试验和Y-8飞机带飞实验。  相似文献   
2.
3.
文式玲 《推进技术》2000,21(5):88-88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陕西动力机械研究所和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 ,“2 0 0 0年全国SRM设计技术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0年 8月 12日至 14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 19个单位共 8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共发表论文 57篇 ,内容涉及固体发动机总体、壳体、装药、安全点火装置、贮存寿命、可靠性设计及试验技术等。经评审组评审 ,评选出优秀论文 10篇。会议就所发表的论文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认为大部分论文既注重理论分析 ,又突出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在工程应用中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火箭发动机安全发火装置安全问题的初步研究结果。这是一种控制指令“在线”安全发火装置,起飞前通过某些机电对接来接通作用元件的线路。从安全发火装置的构件分析和试验评估证明,偶然施加的单相或多相信号导致点火电容器的危险充电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相似文献   
5.
对美国空基拦截器用轨控发动机组(MMA)的点火器性能特点、结构与材料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评估,而且分析了该点火器在我国研制的可能性.开展此项研究,对我国战略防御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将会产生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提高WP-11发动机起动高度的研究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WP-11发动机点火高度从4000米提高到8000米的某些问题,详细讨论了点火高度的理论基础,并为WP-11研制了一种可用的空中补氧点火装置,扩大了WP-11发动机的使用范围。带着空中补氧点火装置的WP-11发动机成功完成了高空舱试验和Y-8飞机带飞实验。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发动机在恶劣工作环境下点火困难和易熄灭的问题,采用数字电路控制放电频率、固态开关控制放电输出,研制了一种数字变频固态点火装置,该点火装置能够在10~30 V直流宽电压范围内稳定输出,放电频率启动时为6Hz、启动后自动变换为1 Hz,具有放电火花持续时间长和长时持续工作等优点。所研制的点火装置是国内首台已成功装机应用的具备变频连续点火能力的数字点火装置,自应用以来,故障率明显低于现有点火装置,能够满足地面启动、空中启动和高原等复杂气候环境下的高可靠点火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气体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采用CFD-ACE+流场计算软件,对液体亚燃燃烧室点火装置单独工作时的稳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点火器室压、点火导管内径和导管的结构形式对火焰点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点火器室温和燃气流量恒定时,若保持管道的扩张比不变,选用较低室压的点火器更利于点火;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导管内径可以提高火焰的点火性能;燃气在直管内的流动损失较小,出口射流的速度较高,穿透深度较大,带弯头的点火导管出口火焰特征类似,有无弯头对火焰的影响很大,而角度差异产生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冲压发动机高空环境条件下可靠点火以及空中熄火后再次点火的需求,研制了一种可多次点火、重复使用的氧气/煤油点火装置,并对氧气/煤油点火装置的高空点火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空环境条件下温度和压力发生了变化,着火边界变窄,点火可靠性较地面降低,通过进一步理论分析,认为降低油气比和改变点火时序是提高高空点火可靠性的关键所在。适当降低煤油流量的供应将降低油气比,从而可以将设计点控制在着火区,点火装置时序设计按电嘴发火一氧气进入预燃室一煤油进入预燃室的顺序执行,该时序设计可以确保点火初期让油气比经历从贫油状态过渡到富油状态,当进入着火区时即能保证点火成功。  相似文献   
10.
张为华  李清廉  侯中喜  石立华  郭健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4):420-425,441-442
SOFTWAREPACKAGESRMICADFORDESIGNINGSRMIGNITERZhangWeihua,LiQinnian,HouZhongxi,ShiLihua,GuoJian(1stDept.NationalUniversityofDe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