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12年前,1991年1月17日的夜幕中,号称阿拉伯世界空防部署密度最高的伊拉克,在多国部队“沙漠风暴”作战的无情摧毁下,一夜之间彻底瘫痪,现代空战在炸弹投下之前已经决定胜负,而电子科技的先进与否就是决定因素,这场海湾战争的空前胜利验证了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2.
制导炸弹传统的自动驾驶仪设计过程中需要一个高精度的空气动力学模型,以表示系统非线性的增益图表。本文提出一种简化自动驾驶仪设计过程的方法,就是设计一个相应于简单飞行条件下的反相控制器和一个在线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用于处理因近似逆控制产生的误差,这样不仅简化了设计过程,也无需准确的空气动力学数据,尤其是大攻角I晦界值或其它空气动力的非线性部分,在设计过程中逆过程的选择本身可以建立相应的临界值,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比较,文章最后给出了完全六自由度制导炸弹应用上述方法仿真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73.
雷锡恩公司已经完成了小直径炸弹II(SDB II)的一系列挂飞试验,目的是演示验证炸弹导引头对机动目标的捕获与跟踪能力。试验中,SDB II导引头安装在了美国陆军的一架UH-1“休伊”直升机上,通过直升机的机动,模拟了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及不同高度以非制冷红外成像及毫米波雷达的模式跟踪机动目标的行为。直升机也还按照炸弹的弹道轨迹进行了模拟飞行,测试导引头的性能。3名机组人员分别测试了导引头在跟踪静止目标、机动目标甚至是多个沿着同一路径机动的集群目标时毫米波雷达、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4.
75.
简讯     
《航天》2010,(12):52-53
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向SDBⅡ项目提供Tacnet数据链 作为美国雷锡恩公司团队的一员,美国罗克韦尔。柯林斯公司将向小直径炸弹(SDB)Ⅱ项目提供Tacnet数据链系统。雷锡恩最近被选为SDBⅡ研制和生产的主承包商,该炸弹具有在多种气象条件下精确打击移动和固定目标的整体能力。  相似文献   
76.
于蓝 《航天》2010,(10):59-59
荷兰同美国军品出口管理部门进行的波音公司小直径炸弹采购谈判已进入最终阶段。荷兰希望在其F-16战斗机上装备该型武器以满足防区外打击需求。荷兰国防部官员称,作为2011年获得小直径炸弹进程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必须在11月1日签署协议。荷兰指定了约39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2010年-2013年间的小直径炸弹采购工作,交付将持续到2014年。  相似文献   
77.
首先介绍了基于旋转电扫天线的区域增强技术的工作原理,并研究了灵巧噪声干扰的基本原理;然后利用噪声和雷达信号卷积调制产生干扰波形,从理论和仿真两方面验证了干扰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分析了压制干扰条件下,干扰机对雷达区域增强技术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决由于视觉传感器视角单一、光线条件复杂导致的空间机械臂作业中相似目标识别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NN-GRU的视触融合目标识别系统.系统由机械臂、灵巧手和视觉传感器构成,实现了对目标物视觉和触觉信息的自主采样,并通过CNN-GRU网络提取视觉信息的空间特征和触觉信息的时序特征,有效利用多模态信息,提高目标识别的...  相似文献   
79.
受安装条件限制,无伞末敏弹尾翼通常很薄,在末敏弹下落过程中,厚度不超过1mm的末敏弹尾翼将在气动力作用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变形后的尾翼又将对末敏弹气动特性产生影响。文章采用双向流固耦合方法对S-S型双翼末敏弹弹性尾翼进行研究,分析末敏弹气动参数随攻角和速度的变化趋势;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末敏弹刚性尾翼进行研究。将弹性尾翼与刚性尾翼的末敏弹气动参数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刚性翼、弹性翼末敏弹的阻力系数均随攻角的增大呈准线性递减趋势;刚性翼、弹性翼末敏弹的升力系数均随攻角的增大呈递增趋势。自由飞行试验结果显示,末敏弹的气动参数与弹性翼末敏弹的仿真结果更为贴切。  相似文献   
80.
本文作者是美国兰德公司高级专家M·赫拉博士等人。文章强调改进自主目标识别(ATR)系统可提高精密制导导弹的性能,并探讨改进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