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58篇
航天技术   36篇
综合类   4篇
航天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依据环境应力筛选的基本特征,结合某型炸弹导引系统的结构特点,制定了产品的初始环境应力筛选方案.通过产品的设计定型试验,验证了最终的环境应力筛选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2.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难干扰的特点提出了灵巧噪声干扰,并分析了灵巧噪声对SAR进行干扰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最后介绍了利用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实现灵巧噪声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3.
LFM脉冲压缩雷达的一种灵巧噪声干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干扰线性调频脉冲压缩雷达,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调制的灵巧噪声干扰实现方法.该方法是将干扰机接收并存储的雷达发射信号与噪声信号相卷积后转发出去.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证明了它能有效干扰LFM脉冲压缩雷达,且性能明显优于射频噪声干扰.  相似文献   
134.
刘斐 《太空探索》2013,(1):34-37
在珠海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神舟九号返回舱实物、天宫神九对接组合体模型、嫦娥三号月球车模型等重量级展品首次亮相,一系列最新立项研制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地地战术武器系统、无人机系统、精确制导炸弹等展品集中展示,航天技术应用展品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精心准备的航天科技盛宴令广大  相似文献   
135.
为了最大化提升小直径制导炸弹对面积目标的打击效率,提出基于多要素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小直径制导炸弹空面打击最优火力分配方法。考虑制导炸弹的误差散布,运用网格法建立了单枚制导炸弹的打击效率评定模型,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多枚制导炸弹的最优火力分配模型;构建了打击效率最大和用弹量最小的优化目标函数,建立了制导炸弹的最优火力分配模型。通过引入概率选择算子、混合交叉算子、改进精英保留策略对NSGA-Ⅱ算法中的多要素进行改进,增强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提升算法性能。仿真结果表明,MFM-NSGA-Ⅱ算法能够获得有效的小直径制导炸弹最优火力分配方案,最优火力分配结果对应的用弹量随场景参数的变化而改变,并且本文方法求解质量优于原NSGA-II算法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136.
基于适航条款FAR25.795和咨询通告AC25.795-6,结合灾难性故障状态对飞机和乘客的影响程度,确定最小风险炸弹位置(LRBL)结构的设计要求是结构实现单向爆破功能的概率大于1-10-9,提出了一种高可靠单向爆破的LRBL结构的设计技术。首先根据LRBL结构将爆炸产生的能量沿指定方向释放到客舱外部的防爆原理,设计LRBL结构方案是由端盖、罐体以及剪切销三部分组成的圆筒结构,然后利用LS-DYNA软件对内爆作用下LRBL结构的塑性应变进行研究,分别讨论了不同炸药位置和结构尺寸对LRBL结构各危险部位塑性应变的影响,最后开展了LRBL结构实现单方向爆破功能的可靠性分析,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获取输入样本,通过爆炸仿真获得输出样本,采用K-S检验分析其概率分布特征,并基于故障树模型计算可靠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结构厚度为20 mm、剪切销直径为14 mm的LRBL结构设计方案,其实现单方向爆破功能的概率为1-4.07×10-10,能够满足LRBL结构的设计要求,可为国产飞机LRBL结构的适航验证和适航审定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7.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机面临严酷的高动压、大热流飞行环境,要求机载系统既要兼具高功率、高效能与高耐热能力,又要满足严苛的体积、重量(质量)与能量约束,给飞控作动系统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技术挑战。本文通过对高超声速飞机任务和平台动力特点的分析,系统地论述了其飞控作动系统面临的挑战,包括能源、结构和热管理等问题。基于已有高速飞机的公开资料,对作动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结合热管理与机载能源的发展趋势,展望了高超声速飞机作动系统的重点发展方向,并给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