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49篇
航空   70篇
航天技术   546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6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的电源分系统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分系统的功能、组成和工作原理.与其他传统电源技术不同,YH-1火星探测器电源分系统针对与俄罗斯福布斯(FGSC)火星探测器间的供电接口进行了适应性设计,并根据火星轨道环境特点,设计了适应长火影恶劣工作环境的自主休眠和自主唤醒等创新技术.地面试验验证了分系统适应性设计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表明设计满足火星探测的任务要求.  相似文献   
92.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高灵敏度模拟接收机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模拟接收机的主要功能和组成,介绍了降低接收机噪声系数,减少接收机带宽等关键技术.阐述了中频锁相、指令解调等模块的工作原理,列出了研制的高灵敏度模拟接收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3.
对萤火一号(YH-1)火星探测器深空小型无线发射机技术进行了研究.在系统设计中分析了X波段发射机的工作模式,选择适应的通信信道,采用一体化、轻小型化技术.关键性能测试结果表明:X波段发射机各项性能参数符合要求,工作稳定,可用于地面开展甚长基线干涉(VLBI)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94.
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数管软件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萤火一号(YH 1)火星探测器有效载荷数据管理软件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介绍了软件的组成.给出了控制需求与约束.软件综合利用立即指令队列、事件表、宏指令和指令状态机等机制,实现了对光学成像仪、掩星接收机、磁强计、等离子体探测包4种有效载荷,以及测控数传分系统的控制,可满足YH-1火星探测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
《航天》2010,(8):4-4
北京时间6月3日17点49分,随着设在俄罗斯莫斯科的“火星500”实验舱舱门的关闭,中国志愿者王跃和国外5名志愿者正式踏上了520天漫长的“火星之旅”。作为该项目内外协调主要责任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促成了中国参与“火星500”项目。  相似文献   
96.
王跃 《航天员》2011,(1):20-21
2011年1月1日我错了,我真的错了。原来以为俄国的队友们淡定、沉稳,看人家圣诞节时表现得多么稳重啊。原来是为了厚积薄发到元旦新年的时候!新年,才是俄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彩带、气球、白面包、居然还有酒。这下圣诞节的礼物派上用场了。不过这酒,这葡萄酒很是特别。  相似文献   
97.
王小一 《航天员》2013,(6):35-36
2012年8月6日,NASA发射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盖尔陨坑,在其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好奇”号不断向地球传送着这颗红色星球的信息,从首张火星地表图片的传送到古河床的发现,“好奇”号不断勾画着人类登陆火星的美梦。最近,“好奇”号对火星表面土壤加热发现了丰富的水资源,这一惊喜发现是否也在预示着人类的火星旅行计划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98.
杨孝文 《航天员》2014,(1):18-21
“好奇”号发现火星曾经宜居 2012年,NASA的“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在过去的一年里,“好奇”号用一系列的惊人的发现证明,美国这项耗资巨大的工程是值得的,它以大量的证据向人类证明,在很久远的过去,这颗红色星球是适合居住的,这意味着火星上曾经出现过生命。在灰色粉末样本中,“好奇”号发现了一些重要化学元素。包括硫、氮、氢、氧、磷和碳。此外.这个细颗粒岩层中还存在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99.
朱新波  谢华  徐亮  陆希 《上海航天》2014,31(1):22-28
提出了一种我国2030年代载人火星探测任务实施方案的构想。通过分批式提前部署方式,分别按货运、载人两个阶段实施对我国载人登火并对火星探测。其中,载人阶段在返回地球时可利用金星借力的方式以缩短整个载人任务周期。利用重型运载和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分别在海南文昌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实现2030年代的我国载人火星探测。  相似文献   
100.
火星稀薄的大气使得探测器再入火星时难以获得足够的减速阻力,为此,文章提出利用磁阻尼增加阻力的概念。高速再入的探测器与火星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等离子体,利用探测器上的磁偶极场将等离子体捕获,同时在火星大气中形成一个“磁泡”区域并跟随探测器。由“磁泡”束缚的等离子体与来流的中性气体发生碰撞获得动量,又通过磁场作用将动量传递给探测器,从而使探测器获得一定的减速阻力。在磁阻尼的作用下,在同样的开伞高度探测器速度可降至更低,而低速开伞又可提高阻力伞打开的可靠性。因此,磁阻尼不仅可加快降低再入速度,而且还有助于提高探测器着陆火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