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2篇
  免费   451篇
  国内免费   282篇
航空   1848篇
航天技术   282篇
综合类   240篇
航天   73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1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以防止产品金属部件腐蚀为研究对象和目的,说明金属腐蚀的概念、分类、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和条件,结合产品实际贮存、装检、使用的环境条件和特点,详述三种金属材料腐蚀的特征及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和原因,并给出了防止产品金属部件腐蚀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2.
郑航  胡晓军  郭海  唐志平 《推进技术》2007,28(5):467-470,474
为研究激光微推进器用于微小卫星在轨空间飞行任务的可行性,利用已建立的激光推进微小卫星仿真平台,对微小卫星在轨姿态调整、轨道维持和轨道转移等飞行任务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星载激光微推进器可满足在轨微小卫星的高控制精度姿态调整、近地观测轨道维持以及较长时间要求的轨道转移等空间任务对推进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3.
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在高能脉冲激光作用下,含能工质化学能对推进性能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固体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过程中的能量效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含能工质自身化学能在激光推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火箭推进方式相比,固体含能材料激光烧蚀推进方式的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新兴激光冲击处理技术的国内外最新应用情况,如消减焊缝区残余应力、应用于高温的高周疲劳零件以及激光冲击处理与其他工艺的复合等.  相似文献   
55.
激光喷丸技术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塑性成形和表面强化技术,相比于弹丸喷丸,激光喷丸能量密度更大,因而成形能力更强,可以用于成形刚度更大的钣金件,如飞机整体壁板,在航空航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构建一种多尺度激光喷丸成形模拟方法,包括激光喷丸诱导应力场的计算方法和基于直接应力法的工件成形曲率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通过2024–T351铝合金块状试件和典型截面单筋件激光喷丸试验得到了验证,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此模拟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6.
1.制备和评价 制备包括材料设计和材料合成两方面的内容。 以热应力缓合型功能梯度材料为例,采用图1所示的逆设计法。  相似文献   
57.
光纤陀螺     
本文阐述了光纤陀螺(FOG)技术的发展概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了FOG的主要误差源及改善性能的途径,最后通过介绍国外某些具体的FOG产品实例来说明当前的FOG技术性能。  相似文献   
58.
激光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速原型制造(RP&M)技术是一项集激光、制造技术、CAD、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是实现并行工程和灵捷制造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其最新发展和应用技术,阐述了其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飞机燃油系统雷电着火机理、雷电防护的主要措施和雷电防护试验。  相似文献   
60.
高精度激光准直技术的研究(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接1997年第17卷第1期第6页)5激光族光准直技术将偏振光矢量方位的检测方法用于准直测量,这项研究始于80年代初[13],其高灵敏度的特点引人注目;但由于许多技术上的障碍难以得到实际应用。我们经过十几年孜孜不倦的努力,使旋光准直技术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图4是最基本的旋光准直光学系统。激光束经起图4旋光准直光学系统偏器P得到优于10-5的偏振度,经磁光调制器(法拉第盒)F,出射光束的偏振矢量方向产生产角的偏转其中,V为维尔德常数;L为磁光棒的长度;B为磁光线圈孔中的磁感应强度。若磁光线圈以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