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315篇
航天技术   114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1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41.
可重构芯片同时兼具通用处理器的灵活性和专用处理器的高效性,还具有高可靠性、低能耗、低成本等优点,在半导体产品中逐渐兴起。介绍了目前的一些典型可重构芯片的体系结构,从功能重构实现方式和可重构硬件类型角度分析了可重构芯片的体系结构,探讨了可重构芯片多核异构和可演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2.
以飞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为依据设计飞控襟翼硬件仿真系统,该系统是参照真实飞控襟翼系统的功能和接口要求,采用基于数字仿真扩展模拟电路接口的硬件仿真系统。其与真实襟翼具有相似功能、相同接口、完全可以替代真实襟翼完成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为飞控襟翼试验的圆满完成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343.
通过风洞试验测试了单箱的颤振性能,基于流固松耦合的计算策略和动网格技术,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方法,模拟了单箱的颤振过程,并采用相位平均的方法研究了颤振临界状态下模型尾部旋涡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尾部风嘴上下侧旋涡的交替作用对结构周期性振动产生较强的驱动作用。利用分块分析的思路研究颤振过程中气流能量在模型表面不同区域的输入特性,以及模型尾部旋涡的演化规律对模型表面气动力空间分布和气流能量输入特性的影响。分块分析的结果表明单箱发生颤振时将通过迎风端风嘴从气流中吸收大量的能量,并且在一个完整的振动周期内气流输入到振动系统的能量不断增加,造成单箱的颤振多为结构稳定性的突然丧失。  相似文献   
344.
利用电子万能实验机及分离式Hopkinson拉杆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S4C9-1200/SY14的两种不同铺层角度层合板([0]16和[±45]4S)进行了应变率为10-3~103s-1下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测试。从应力应变曲线和试样破坏断口分析了材料的应变率效应、纤维损伤和界面脱粘损伤。实验结果表明:[0]16层板破坏时表现出典型的不规则脆性破坏,纤维的损伤具有初始门槛值,而纤维的强化存在应变率门槛效应。[±45]4S层板主要破坏方式是纤维与基体的脱粘,损伤发展近似线性。应变率高于强化门槛时,[±45]4S层板表现出极强的应变率依赖性,极限强度能提高10%~50%。  相似文献   
345.
智能电感测微仪是一种新型的长度测量仪器。它既可作为一个独立的测量控制系统,又可方便地与各种计算机通讯,作为大型仪器的显示器和控制器。本文将介绍其模拟信号处理电路、智能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346.
机载计算机资源架构指的是由处理器硬件和操作系统软件组成的架构。针对机载计算机专用程度高、互操作性差、无统一标准的问题,提炼出新一代机载计算机资源架构,确定了机载计算机资源的范围,深入探讨了机载计算机资源各组成部分的功能,重点分析了硬件、硬件接口系统、操作系统、健康监测和分区的关键指标和机制。新一代机载计算机资源架构可有力减少不同机载计算机资源间技术发展的"烟囱"和壁垒。  相似文献   
347.
利用HPC系统强大的运算能力和高速数据传输带宽,通过网络互连所构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再结合基于具有可靠的工作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并且具有标准化、同类器件可替换的COTS技术的产品作为计算节点,构建了一种标准化、模块化的软件雷达硬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348.
349.
在超声速风洞中开展了湍流边界层与圆柱相互作用流场研究,试验马赫数为3.4和3.8。圆柱安装在试验段底板上,安装位置的边界层为充分发展的湍流边界层,研究了圆柱直径和高度对流场结构和压力脉动的影响。采用基于纳米示踪的平面激光散射(NPLS)技术获取了流向和展向流场精细结构,激波系和马蹄涡结构均可清晰分辨。通过展向流场图像可以发现干扰区内激波与湍流结构的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非定常性。采用动态压力传感器测量了圆柱前方相互作用区域的压力脉动特性,在激波足区域压力呈现11~38 kHz的宽频分布,推测主要由激波足与涡结构相互作用及滞止区涡结构的破碎引起。随着圆柱高度的增加,激波足附近测点对应的特征频率有所降低;上游测点则发现了0~3 kHz低频区能量的增强,这主要是由分离区引起的,表明在一定高度范围内高度的增加增强了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350.
热防护材料本身和复杂高温/非平衡流动环境之间的气固界面传热传质问题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服役热环境的高精度预测及热防护系统(TPS)的精细化设计至关重要。从航空航天及传热传质领域角度出发,以试验测试、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人工智能应用这4种典型研究范式为切入点,重点综述了国外表征高温服役气体环境/热防护材料气固界面传热传质耦合特性的主要研究手段及最新研究进展,简要总结了中国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浅谈了现阶段热防护材料界面热质耦合特性研究的经验启示和新科学范式革命发展带来的挑战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