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0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航空   1140篇
航天技术   107篇
综合类   152篇
航天   158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汇总了俄罗斯文献中有关机械产品可靠性计算的一些数学公式,并说明了一些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场合。其中包括:产品输出参数与损伤程度的变化规律,渐发性故障与突发性故障及它们同时出现的过程变化规律,产品参数逼近极限状态与估计等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72.
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粘塑性损伤统一本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损伤力学与粘塑性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将正交个性异性材料的粘塑性统一本构模型[1]进行了修正和推广,建立了在蠕变与疲劳载荷交互作用下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粘塑性损伤统一本构模型。用该模型预测了DD3 单晶合金的蠕变和疲劳特性以及蠕变和疲劳损伤,预测了在循环载荷作用下材料的蠕变与疲劳交互作用损伤及其寿命。同时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3.
确定飞机机体日历寿命的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栋 《航空学报》1999,20(6):558-561
阐明了飞机日历寿命的定义和组成关系式;提出了确定飞机日历寿命的原则和技术途径;指明了确定飞机日历寿命的依据、关键技术和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74.
从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许用值的概念和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性能出发,讨论了按NASA标准得到的CAI值与它们的关系,指出了传统的CAI值不能充分反映复合材料体系的抗冲击性能。且与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无任何联系。在对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要求和作者的试验研究,和对国外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评定应包括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两方面。大量的试验数据证实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存在拐点现象,在对拐点附近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破坏机理研究基础上,建议用拐点附近的性能建立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的评定体系,即可以用表面层在冲击下保持其完整性的最大能力(最大接触力)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阻抗(韧性);用出现拐点后基本不变的压缩强度(破坏应变)门槛值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容限。  相似文献   
75.
高低温环境下金属橡胶材料疲劳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高低温等太空极端环境中的减振需求为背景,对设计制作的固支圆盘型金属橡胶试件进行了高低温环境疲劳特性试验研究,并根据刚度衰退特性提出了金属橡胶构件的疲劳失效判据。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橡胶材料的疲劳破坏形式主要是金属丝的断裂破碎和磨损,宏观上表现为试件动态刚度的不断衰减,且在相同振幅下,金属橡胶试件的刚度衰减速度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加快,随温度的升高而减缓。在整个疲劳试验过程中,试件损耗因子变化幅度较小,阻尼性能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76.
在空气介质中用光辐射热/机械疲劳试验机对γ-TiAl的热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电阻和动态弹性模量的相对变化率表征损伤,并对其物相和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用弹性模量和电阻相对变化率表征的γ-TiAl热疲劳损伤曲线有相似的规律,即在循环初期的线性损伤阶段,两种方法表征的损伤量相差不大;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两者表征的损伤量相差逐渐加大,并最后都趋于一个稳定的值.热疲劳后,γ相的含量增加,α2的含量相应地减少.200~900℃热疲劳后γ相的增加量多于200-700℃热疲劳后的增量.热疲劳后片层团的尺寸减小,还出现了微孔洞等缺陷,在这些缺陷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电阻增加,弹性模量减小.  相似文献   
77.
主动Lamb波监测技术中的传感元件优化布置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鸽  袁慎芳 《航空学报》2006,27(5):957-963
研究了应用主动Lamb波对复合材料结构试件进行损伤检测时的压电元件的布置优化问题.首先,通过实验选取了不同中心频率的激励信号对结构板进行激励,根据Lamb波响应信号的分析结果对各个压电元件之间的距离进行优化;其次,通过计算S0模式Lamb波的群速度获得边界反射的到达时间,将计算得到的边界反射信号的发生时刻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吻合一致,据此可对压电元件进行抑制边界反射影响的优化布置.将压电元件的优化布置应用在具体的损伤检测实验中,实现了复合材料上的一维结构脱层损伤定位.  相似文献   
78.
评定叶片鸟撞击损伤的参数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在叶片抗岛撞击损伤研究中叶片损伤能力的评定参数与评定方法。结合发动机设计准则与设计规范的要求,提出了2个用于评定叶片损伤能力的叶片变形损伤参数和塑性应变损伤参数;经对模型叶片在不同撞击位置进行的鸟撞击损伤评定,证明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79.
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定义疲劳损伤参数,通过三点弯曲疲劳试验,结合扫描电镜等观测手段,定量跟踪了三种表面处理镀层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损伤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加载过程中,因基体材料产生表面滑移塑性变形,三种表面处理镀层都以不断开裂的损伤方式发展。磷化膜层表现为在比较长的循环周期里产生连续的疲劳损伤过程;晶化镍磷化学镀层和铁镍磷合金电镀层则在较短的循环周期里大规模开裂,磷化膜在疲劳损伤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韧性。试验结果还显示:三种表面处理层都是在循环载荷作用到一定的循环周数才开始开裂,说明表面处理层都有一定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80.
304不锈钢小冲孔蠕变试验与损伤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04不锈钢进行了恒定温度下多种载荷的小冲孔蠕变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04不锈钢小冲孔蠕变试样的有限元模型。应用改进的K-R蠕变损伤本构方程,分析了在650℃、恒载荷条件下的试样中心挠度、应变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试样蠕变损伤与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试样中心蠕变曲线都具有明显的三个阶段,与单轴试验的应变曲线十分相似。整个试样在中心损伤比较严重,呈现明显局部化特征。试样的失效首先在下表面,距试样中心约1/10处,这与试验观察到的试样颈缩部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