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2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150篇
航空   1108篇
航天技术   272篇
综合类   173篇
航天   36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81.
为了深入研究中心分级燃烧室的流场特性,采用PIV方法对其头部冷态流场开展了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了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流场的结构特征以及主燃级旋流数对头部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典型流场结构形成一个较大的中心主回流区、较小的端部回流区及角回流区,主、预燃级气流的相互耦合过程分为独立射流、气流掺混和气流合并三个阶段。主燃级旋流数对头部流场结构影响较大,随主燃级旋流数增大,主、预燃级气流耦合作用减弱,回流区分布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新的流场结构特征为中心主回流区范围明显收缩,端部回流区向下游延伸,在主、预燃级之间剪切层形成较长回流区。针对该中心分级燃烧室头部,主、预燃级气流由耦合流动变为解耦流动的临界主燃级旋流数为0.8~1.0。  相似文献   
782.
分布式贫油直喷(Distributed Lean Direct Injection,DLDI)燃烧室是国外多点贫油直喷(MLDI)燃烧室的实用发展形式。本文对DLDI燃烧室的主燃级单元LDI开展研究,主要关注外旋流器旋流数(Sn)从0.65降低到0.33对流场、喷雾和火焰结构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采用雷诺平均方程(RANS)对时均流场进行求解;利用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对喷雾散布进行模拟;利用Mie散射和激光粒度测量仪对喷雾散布和SMD(Sauter Mean Diameter)进行测量,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利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火焰结构。研究结果显示Sn变化直接改变流场结构:随着Sn的减小,外旋流射流对内旋流射流的压制逐渐变强,内旋流射流的张角和中心回流区尺寸都逐渐缩小;尤其在Sn为0.33时,角涡回流区演化成壁面回流区。流场变化影响液雾散布:Sn在0.38~0.65区间时,喷雾核心主要由内旋流射流输运,喷雾张角由内旋流射特性决定;当Sn为0.33时,喷雾核心会在自身惯性下射入外旋流射流,在外旋流射流以及壁面回流区的作用下均匀散布。喷雾散布结果表明喷雾核心射入外旋流射流时更有利于液雾的散布。火焰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小限制率条件下,Sn为0.33时,中心回流区回流量不足、无法稳定火焰,此时形成的壁面回流区创造了新的稳火点来帮助稳定火焰。  相似文献   
783.
固液混合发动机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固液混合发动机的发展状况,对其关键技术及解决措施进行了论述与分析,对混合发动机的应用研究进行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784.
C/C复合材料致密化制备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述了C/C复合材料致密化制备技术,分析比较了化学气相渗透工艺、液相浸渍工艺及化学液-气相沉积工艺的优缺点。认为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过去一些年中发展很快,但它的工艺周期长;液相浸渍工艺繁杂,其浸渍炭化和石墨化工序需反复多次(通常4-6次),因此其效率也比较低;而液-气相沉积工艺周期短、效率高,很有发展潜力,当前急需开展该沉积技术原理的研究及改进其实验设施。  相似文献   
785.
刘向  郭振波  张伟  王东  钱斌 《上海航天》2007,24(2):61-64
对由亲水电极与Nafion 112质子交换膜制备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膜电极组件(MEA),测试了工作温度、气体压力、气体相对湿度和气体流量等对MEA性能的影响。试验和分析显示MEA的适宜工作条件为:温度70℃、压力0.2~0.3 MPa、H2/O2或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60%、H2/O2或空气流量计量比分别为1.1~1.2/1.2~1.5或2.0~2.5。在此条件下对MEA进行了1000 h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MEA的结构和性能稳定,能满足燃料电池长寿命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786.
本文介绍了从70年代发展起来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新颖的推力向量控制方案——液浮喷管,液浮喷管最大的特点是操纵力矩小,本文较全面地讨论了液浮喷管的优缺点、基本结构、设计计算,以及有关特性等。  相似文献   
787.
叙述了非自燃推进剂固液火箭发动机的点火特性,并分析了点火起动程序设计、烟火剂点火器和复合固体引燃器的试验过程,结果表明;应用烟火剂点火器和预设固体引燃器,不仅能保证点火起动安全无误,而且还适用于多种非自燃固液发动机的点火 。  相似文献   
788.
一种实用的景象匹配区选择方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从分析影响配准概率和定位精度的景象匹配区的景象信息量、稳定性和重复模式等各项特征参数出发,研究了一种简洁实用的匹配区选择方法,并给出了快速算法。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选择速度及所选匹配区配准概率和定位精度都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89.
固液火箭发动机性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少英 《上海航天》2004,21(5):8-14
介绍了国外固液火箭发动机研制的进展。阐明了固液发动机比冲、可多次启动—关机、推力可调、安全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分析了固液发动机推进剂的燃烧特性和发动机性能特性、与液体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的不同,以及研制的技术难度等。最后探讨了固液火箭发动机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90.
轨道分子屏真空系统,是利用分子屏轨道飞行速度远大于轨道环境大气的平均热运动速度,使空间环境对分子屏产生理想的抽速,在尾部形成气体分子的稀化区,达到极高真空.对平板型轨道分子屏,现有的文献中,仅仅计算了沿对称轴线的压力分布,然而,由于实际的分子屏试验,试件是具有一定尺寸的三维物体。仅仅获得对称轴线上的真空信息是不够的,需要对偏离对称轴线的空间点,进行分析计算.文章针对具有吸附性的平板型轨道分子屏,对偏离对称轴线的压力分布计算,提出了一套计算方法,对500km 的轨道高度,计算结果表明:当考察点与分子屏表面的距离(=|Z0|)小于1.0m,偏离对称轴线的距离小于1.6m 时,真空度维持在优于10~(-10)Pa 的数量级。建议在这一尺度范围进行材料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