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45篇 |
免费 | 4152篇 |
国内免费 | 38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808篇 |
航天技术 | 509篇 |
综合类 | 491篇 |
航天 | 287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8篇 |
2023年 | 423篇 |
2022年 | 497篇 |
2021年 | 527篇 |
2020年 | 474篇 |
2019年 | 484篇 |
2018年 | 263篇 |
2017年 | 411篇 |
2016年 | 451篇 |
2015年 | 424篇 |
2014年 | 584篇 |
2013年 | 605篇 |
2012年 | 760篇 |
2011年 | 688篇 |
2010年 | 544篇 |
2009年 | 652篇 |
2008年 | 634篇 |
2007年 | 545篇 |
2006年 | 435篇 |
2005年 | 462篇 |
2004年 | 414篇 |
2003年 | 431篇 |
2002年 | 364篇 |
2001年 | 347篇 |
2000年 | 362篇 |
1999年 | 352篇 |
1998年 | 299篇 |
1997年 | 372篇 |
1996年 | 340篇 |
1995年 | 381篇 |
1994年 | 293篇 |
1993年 | 244篇 |
1992年 | 259篇 |
1991年 | 222篇 |
1990年 | 218篇 |
1989年 | 237篇 |
1988年 | 93篇 |
1987年 | 98篇 |
1986年 | 50篇 |
1985年 | 33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6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81.
对某型无人机活塞式发动机发生断裂故障的排气喷管进行了现场检查、断口分析及静力学分析,表明焊接质量不合格是导致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增加焊接点数、加大熔核尺寸、加强无损检测等排故措施。 相似文献
282.
283.
284.
本文对燃烧过程进行探索,而燃烧过程决定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不稳定性.为了深入地阐明燃烧不稳定性机理,采用一种能够准确预测各种擅击式喷注器的推力室最可能维持的燃烧不稳定性振型的经验相关式,与特征时间分析法结合,形成一个燃烧稳定性的试验研究大纲.在初步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撞击式喷注器射流的雾化特点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冷试中测量了液雾扇破碎长度、液滴尺寸分布以及雾化频率.观测到三种非常有意义的现象:雾化频率与稳定性相关式所预测的最可能发生的燃烧不稳定性的频率相似;随着平均液滴直径尺寸的增加,所预测的稳定燃烧的裕度相应增加;随着液滴尺寸分布的散布度的增加,所预测的稳定燃烧的裕度也相应增加.这些所观察到的现象与燃烧不稳定性理论相当一致,从而说明,周期性的雾化过程和高的能量释放密度是燃烧不稳定性机理中的两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85.
286.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吸气式高超声速一体化飞行器最显著的特点是子系统之间的耦合较其他类型飞行器更加强烈,这使得其设计具有挑战性。所有的子系统之间部件相互干涉,包括:气动、推进、控制、结构、装载和热防护等,特别是机体与超燃冲压发动机之间的耦合最为突出。飞行器的前体和后体下壁面既是主要的气动型面,又是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外压缩型面和尾喷管的膨胀型面,在产生推力的同时也产生升力和俯仰力矩。机体与发动机的强耦合作用对飞行器的推力、升力、阻力、俯仰力矩、气动加热、机身冷却、稳定性和控制特性有直接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机体推进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相关研究工作,包括:密切曲锥曲面乘波进气道和基于双激波轴对称基准流场内转式进气道设计方法、独创的大尺度脉冲式燃烧加热风洞一体化飞行器带动力试验技术和高超声速内外流耦合数值模拟技术等。对高速飞行中激波边界层相互干扰、流动分离机理、可压缩湍流转捩及其控制、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流动机理等相关基础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强调了对高效高精度计算方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287.
288.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