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2篇
  免费   3905篇
  国内免费   397篇
航空   11629篇
航天技术   564篇
综合类   539篇
航天   2982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89篇
  2022年   429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260篇
  2017年   406篇
  2016年   460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612篇
  2012年   771篇
  2011年   702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656篇
  2008年   646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73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386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391篇
  1999年   363篇
  1998年   319篇
  1997年   389篇
  1996年   354篇
  1995年   384篇
  1994年   303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224篇
  1989年   253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102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71.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工艺装配可靠性提升的需求,提出一种螺纹拧紧力矩量化控制方法。利用非试验和试验环境的力矩值统计与分析,确定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台螺纹拧紧力矩值区间;通过拧紧力矩强度理论计算,验证力矩值区间的合理性;结合试验台螺纹空间位置的具体特点,确定适用不同空间位置的力矩量化控制方法和流程,并在试验中进行了应用。应用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发动机试验工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2.
为了研究多容腔耦合的瞬态响应特性,结合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结构特点,搭建了包含容腔、管道、孔等多个元件组成的系统级实验台,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同时,引入滞后时间、响应时间和响应时间系数三个评价参数,用于定量分析系统响应过程的快慢和强弱。实验分析了多容腔耦合响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了不同位置气流压力的时间响应曲线以及响应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容积效应对腔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并且每个测点的延迟时间不一致,越远离扰动源滞后时间越长;响应时间与扰动压力及转盘转速相关,扰动压力越高压力响应时间越长,旋转流动对气流参数的变化具有延缓作用,在实验工况下转速提高一倍,旋转盘响应时间增加约0.5s,增幅大于10%。  相似文献   
973.
974.
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效率和水平。首先概述航空发动机及其控制系统模型和仿真方法的分类,然后结合实例分别介绍航空发动机和控制系统的建模方法,重点介绍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在环和半物理实时仿真试验技术,最后对航空发动机及其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75.
新科工程(ST Engineering)与霍尼韦尔航空航天签署了一项为期10年的协议,负责维护CFM国际公司Leap发动机的部件。根据该协议,ST Engineering公司将在亚太地区为Leap发动机上的霍尼韦尔公司部件提供维修服务。  相似文献   
976.
977.
978.
根据轴承腔中采用环下供油方式冷却跑道的特点,设计出两种不同结构方案的甩油盘。分别建立其气液两相流的流体域数值分析模型,采用CFX软件对跑道下表面的流场进行计算,得到滑油的质量流量和体积分数。运用ANSYS Workbench的多参数响应面优化设计方法,以滑油有效冷却流量为目标函数,得到甩油盘各个结构参数在限定范围内的极值及对应的结构参数值,并将优化后的结构参数构造的数值分析模型输入CFX软件中,对其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证明了优化设计的可靠性。通过对比两个甩油盘方案的优化结构,选出了更优的结构方案,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9.
980.
由于无法掌握不同发动机的真实部件特性,传统热力学模型对在翼涡扇发动机的建模存在较大的建模误差;同时,热力学模型在特性图边界线附近迭代时,容易迭代到特性图之外,造成迭代过程的不收敛。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提出基于热力学过程的涡扇发动机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在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过程中充分考虑对部件共同工作热力学约束的优化,提高发动机建模的准确性。通过构建部件级网络结构、部件共同工作损失函数及融合训练过程,将基于部件特性图的传统热力学模型迭代过程转化为部件级神经网络的多目标优化与训练过程,提高了模型的收敛性及建模准确性。模型在26 970条发动机实际飞行数据上进行了训练及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当宽松的准稳态数据下,论文提出的建模方法最大误差可以达到7%左右,比基于部件特性图的热力学模型低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