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546篇
航天技术   136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4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DRSS、USB系统兼容星载应答机的一种实现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我国航天器地基测控网的现状和未来中继卫星系统天基测控网的需要,提出了兼容TDRSS系统的USB系统的星载应答机设计方案和主要技术指标,为TDRSS系统用户应答机研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以空间作战为目标的航天测控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未来空间作战对航天测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航天测控与空间作战的关系,分析了未来空间作战对航天测控的需求,并通过对我国航天测控网现状和不足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航天测控发展对策,以使航天测控的发展能够适应未来空间作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3.
临近空间飞行器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频段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柴霖 《航空学报》2008,29(4):1007-1012
 临近空间飞行器是高性能信息化武器平台,测控(TT&;C)与信息传输系统是其信息保障的核心,而选择合理、可行的频段是展开系统设计的前提和基础。频段选择影响到整个技术方案的制定,是一个需综合考虑、影响深远并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问题,从国际电联(ITU)国际标准、高速数传、接收信噪比(SNR)、“三抗”、超视距中继、黑障、雨衰以及设备研制成熟度8个方面全面、细致论证了近空间平台测控系统的频段选择问题,最终得出在视距链路中以Ka频段为宜,在超视距链路中以Ku/Ka双频段为宜的结论。  相似文献   
64.
地面测控系统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关系紧密,它既是卫星的领航者,又是卫星的保护者,在嫦娥一号整个飞行期间,它起到了保驾导航的作用。地面测控系统负责运载火箭发射和嫦娥一号卫星整个飞行任务期间的轨道测量、遥测监视、遥控操作和飞行控制,以及嫦娥一号卫星探测应用期间的任务计划的实施与操作管理,并通过高精度的测定轨道,为地面应用系统科学探测数  相似文献   
65.
总结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测试计量工作的经验,强调了综合测试系统现场检测与校准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并以航空发动机综合测试系统为例从多方面阐述了综合测试系统现场检测与校准的部分关键技术以及检测与校准软件的设计,为综合测试系统现场检测与校准技术研究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66.
针对某型飞机爬升过程中因为力学环境变化产生的燃油测控系统余油虚警问题,从分析故障原因出发对引发燃油测控系统余油虚警的内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着重对由过载引发余油虚警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振动环境试验复现了余油虚警现象,最后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保障了该型飞机作训任务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7.
卫星测控信道具有开放性特点,第三方容易截获测控信号,并通过特定信号分析手段获得通信编码体制甚至密钥,严重危害测控安全.为增强卫星的测控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指纹的测控地面站身份识别方法,即提取测控信号的射频指纹来验证测控指令是否来自于合法用户.使用卷积神经网络从21台发射机的变功率信号中识别特定发射机,识别精度高达...  相似文献   
68.
导弹试验实时测控系统是空空导弹制导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的主要设备之一,服务于新型导弹的研制、试验、优化和评估。系统采用RTX实时开发技术,克服了Windows系统实时性差的局限性,解决了测控系统实时与非实时任务兼容处理难的问题,实现了空空导弹半实物仿真试验的实时仿真和实时测控。系统利用RTX子系统的开放性,重新开发了所用仪器板卡在RTX环境下的驱动程序,实现了应用程序的设备无关性,提高了导弹试验验证的有效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69.
针对R0110燃气轮机低排放试验内容的要求,提出了对试验平台的测试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该试验平台测试系统与控制系统的硬件与软件结构和功能的实现,其中通过利用混合总线方式将原测试系统与新测试系统相结合,扩展了试验器的测试能力.根据试验中多路燃料供给规律的要求,提出燃料供给手动、自动2种控制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试验控制上的智能性.在自动控制程序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燃料供应的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方案,保障了试验的顺利完成,而且提高了该试验器的智能化水平和整体测控能力.  相似文献   
70.
航天事业发展趋势和未来需求指明,航天测控系统应该向以自主运行能力为代表特征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此,提出了标准化的支持与服务、映射现实的体系架构、实时响应的运行模式、服务化的基础平台等4项关键技术。通过将测控系统和卫星系统之间的接口、测控系统和用户系统之间的接口标准化,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最优化的操作逻辑。通过在计算机中映射现实系统的思想方法,从而产生稳定性和灵活性兼备的、支持自主运行的,并具有良好进化性能的系统架构。通过实时响应的运行模式可以很好满足全时段和突发性等具有挑战性的测控服务需求。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构建基础计算服务平台实现基础层与业务层分离,有利于整个系统的持续改进,提高服务质量改善的速度,建立竞争力优势。由此说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实现自主运行的航天测控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