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1篇
  免费   1155篇
  国内免费   752篇
航空   4433篇
航天技术   790篇
综合类   641篇
航天   120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279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72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227篇
  2016年   242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11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88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92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采用交错网格系统SIMPLE算法和二维两相流场燃烧模型,对有不同形状(矩形、圆弧三角形及其混合结构)和位置扰流环的某双组元液体远地点发动机(LAE)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扰流环对提高燃烧效率作用明显。环的位置应适中(不能过于靠近头部和喷管出口处),其高度越大,燃烧效率越高。另外,矩形环的压力损失大于三角形环。  相似文献   
42.
43.
台湾“中华-2号”卫星于5月21日在美国范登堡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升空。台湾官方称,该卫星用于民用;但去年11月台湾卫星计划负责人也表示“中华-2号”卫星还将用于军事用途。  相似文献   
44.
磨料流技术去除交叉孔毛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去除电磁阀、减压阀相贯孔内毛刺,采用了在专用挤压研磨机上磨料流去毛刺技术。根据需要设计了磨料流去毛刺专用夹具,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应用磨料流工艺去除毛刺的零件都达到了设计要求。实践证明,磨料流可以用于去除零件边缘上的毛刺和对零件棱边倒圆角,尤其适于小型交叉孔内去毛刺和倒圆角。  相似文献   
45.
固体火箭发动机反喷管打开后的瞬变参数辩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反向喷管打开的瞬变过程中,发动机的瞬变燃速、反喷管的流量收缩因子和反喷管的开放函数对内弹道性能预示有较大的影响,但这些参数难于用一般方法精确确定,本文提出用控制论中的辩识技术来确定这些瞬变参数的方法,通过对真实发动机的瞬变参数辩识,证明了该方法具有真实性好、快速、准确、经济的特点,在工程应用上是可行的和可靠的,是工程计算和分析瞬变参数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46.
涉及到64位微处理机使用的低压大电流输出DC—DC转换器,为了提高其动态响应而开发出同步并联倍流整流器。因此,在输出为1.3V/130A的原型机上以300A/μs的转换速率实现了50mV的输出电压偏差。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仿真系统实现的基本技术思路,并从数据流处理的角度,阐述了仿真系统中部分仿真模型的实现方法,最后结合实例给出了仿真系统的测试结果数据,结果表明该系统为雷达干扰及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字仿真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48.
49.
九寨-黄龙机场(简称九黄机场)在春季运行过程中,与冬季运行环境相比,气候变化不太明显。在总结九黄机场冬季运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九黄机场特殊的运行环境和春季气候特征,川航签派室继续派驻签派员进行实地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对完善九黄机场的运行经验和提高运行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50.
李光普 《上海航天》2001,18(3):61-64
继“根弗”(SAM-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四个系列后,1972年苏联开始研制在低空和中空具有拦截目标速度为830 m/s、距离为30 km,并具有反战术地地导弹能力的“布克”系统(北约命名为“牛虻”,编号SAM-11),现有三个系列。“布克M1-2”是现俄罗斯新一代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本文主要介绍该系统的发展概况。 1 研制概况 “布克M1-2”是1994~1997年在“布克M1”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研制的。研制的主要任务是: *确保在距离20 km内能够拦截“长矛”型战术地地导弹和空射导弹。 *确保在25 km距离之内,能够打击水面舰艇和在15 km内攻击地面目标(停放在机场的飞机、导弹发射装置、大型指挥所等)。 *提高拦截飞机、直升机和巡航导弹(有翼导弹)的效能。空域按射程扩展到45 km,按高度扩展到25 km。 *改进导弹,增大射程(45 km),提高飞行速度(1200 m/s)和高度,增加导弹机动过载(>24 g)。 *制导雷达站的照射器和制导导弹的天线升高到22 m,并装备光学望远镜瞄准装置,以提高对付低空目标和现代巡航导弹的能力,并扩大视距(见图1)。 *在系统配置方面,指挥车最多可配置6个自行火力单元的组合,每个火力单元可以同时对付4个目标。 *系统车底盘采用两种方案:一是传统的履带式底盘;另一种是轮式底盘。 *提高可靠性和系统的数字化程度,改进目标识别系统,提高抗干扰性能。 2 武器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性能 “布克M1-2”高机动多用途的中程防空导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