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408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邓小文  覃海起  尹洪  史久志 《推进技术》2017,38(9):2093-2099
以NASA Rotor 67跨声速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在刚性叶片条件下进行了内流场非定常流动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应用双向流固耦合(FSI)方法分析了该压气机在近失速点工况下气弹效应对叶顶间隙区流场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刚性叶片与柔性叶片条件下该压气机的宏观非定常波动特征,分析了气弹效应对宏观性能波动频率、叶尖附面层分离起始点与尾缘涡脱落频率的影响,给出了叶片振动对前缘处宏观性能波动频率的影响大于尾缘处的原因。研究了气弹效应对叶顶间隙泄漏涡运动轨迹、波动频率以及作用范围的影响。结果显示,气弹效应使得尾缘处宏观性能以及泄露涡的波动频率分别增大了33.2%、2.28%,叶尖附面层分离涡与尾缘脱落涡的波动频率分别降低5.75%、0.75%,同时使得叶尖附面层分离起始点前移。  相似文献   
142.
刷式封严磨损特性及其对泄漏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春华  吉洪湖  胡娅萍  罗健  马丹  汤丽萍  廖凯 《推进技术》2017,38(11):2597-2605
为了获得刷式封严磨损特性及其对泄漏影响,对间隙、过渡、过盈3种配合状态的低前挡板型小尺寸刷式封严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量了磨损量、泄漏量和转子轴心轨迹等。根据测量结果对各配合刷式封严的磨损特性和磨损对泄漏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磨损特性方面:间隙配合状态下,磨损是局部磨损;过盈配合状态下,磨损发生在整个试验阶段,在试验初始阶段磨损较严重,且磨损较为均匀地发生在整个圆周;过渡配合的磨损发生在整个圆周上,且其磨损不均匀。在磨损对泄漏影响方面:间隙配合状态下,试验初始阶段小压差下磨损对泄漏的影响不明显,在中等压差0.2~0.3MPa时较为明显;过渡配合,磨损对泄漏的影响在小压差和中等压差下较为明显,大压差下不明显;过盈配合下,磨损对泄漏的影响发生在整个试验阶段且磨损对泄漏的影响随磨损量变化的减小而逐渐减小,试验的初始阶段磨损对泄漏的影响最为明显;试验的初始阶段,过盈配合时磨损对泄漏影响最大,过盈配合时次之,间隙配合时最小。  相似文献   
143.
环形涡轮动叶栅旋转效应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金广  张敏  刘艳  莫宝玺 《推进技术》2017,38(10):2280-2289
为揭示动叶旋转与机匣相对转动对涡轮叶栅流场结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针对平顶和翼型冠叶顶的LISA1.5级涡轮动叶片,开展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平顶叶栅中,机匣相对转动能降低泄漏损失,但通道涡强度增大,旋转离心力和科氏力亦对旋涡位置和尺度产生影响;叶顶结构不同会影响各转动条件下的损失变化规律,相对于动叶旋转工况,机匣相对转动可使平顶叶栅出口损失降低3.62%,但使翼型冠叶栅损失提高12.11%;在间隙泄漏流流量方面,不论是平顶叶栅还是翼型冠叶栅,机匣相对转动时叶顶泄漏流量最低,动叶旋转工况次之,静止工况最大。实验中用机匣相对运动代替动叶旋转在研究泄漏流特征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对于研究旋转效应对通道涡的影响方面则会产生误差。  相似文献   
144.
钟兢军  桑则林  韩少冰  吴宛洋 《推进技术》2017,38(10):2290-2297
为了控制和降低压气机中由叶尖间隙引起的泄漏损失,对加装不同形状的吸力面小翼变间隙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五孔探针测量叶栅出口流场,详细分析了不同间隙下吸力面叶尖小翼对压气机叶栅出口流场结构、气动损失和通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叶栅相比,附加吸力面小翼的叶栅泄漏涡涡核向远离叶片吸力面移动,且强度明显减弱,泄漏涡的起始点转移到吸力面小翼的最大厚度轴向位置处。不同形状的吸力面小翼在大间隙高度下对叶栅损失的影响较为明显,其中SW25方案叶栅在3%h间隙高度下效果最佳,可使叶栅出口总压损失降低15.38%。研究的三种不同形状的吸力面小翼仅在小间隙高度下改善了叶尖泄漏涡造成的叶栅出口气流角的过偏转/欠偏转现象。  相似文献   
145.
夏鹏  刘占生 《推进技术》2017,38(12):2815-2821
为了研究高压条件下浮环密封结构弹性变形对间隙流体激励产生的影响,基于bulk flow模型、有限单元法和位移-位移耦合模式,建立密封间隙流体激励和浮环结构耦合模型。通过与文献和商业软件对比,验证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和计算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条件下浮环结构弹性导致密封间隙明显缩小,对心条件下,入口处弹性变形达到21.43%,泄漏量减小19.2%。同时,主刚度降低,交叉刚度相对增加,锁死偏心率越大,结构弹性的影响越明显,导致转子临界转速降低和振动响应增大。  相似文献   
146.
叶片正弯曲对间隙流动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具有2.3%相对顶部间隙的常规直叶栅和正弯叶栅的流道及间隙内的气动参数进行了详细测量,实验结果发现:顶部间隙的存在对叶栅的气动性能有较大影响,使叶栅上半翼展损失明显增高;叶片正弯曲减小了叶顶后部的横向压力梯度,削弱了泄漏流与端壁横流的相互作用,降低相对漏气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叶栅的流动损失,明显改善了叶栅的出口流场。   相似文献   
147.
石油管道泄漏检测在管道运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石油管道泄漏原因分析,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采用基于压力、声波的管道泄漏检测技术,实现管道泄漏的及时发现,泄漏点的准确定位。在此基础上,对管道泄漏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管道泄漏的预测预警,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泄漏事故,降低泄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8.
为提高火箭发动机涡轮泵性能稳定性,应用边界层理论进行了半开式离心泵叶顶间隙流动特性研究,利用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对叶顶间隙内边界层厚度进行求解,并开展了不同叶顶间隙泵性能试验及流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叶顶间隙值等于间隙内边界层厚度值时,间隙泄漏涡不再增强,可获得稳定的泵性能;当叶顶间隙过大,会使泵容积效率降低,导致泵性能急剧下降.该理论方法可作为设计过程确定半开式离心泵叶顶间隙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9.
载人航天器的防护要求不断增强, 在轨泄漏检测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文章阐述了航天器在轨泄漏声发射检测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泄漏检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及性能参数。通过泄漏声发射检测实验, 利用频谱分析法和特征参数分析法对不同孔径圆形漏孔泄漏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研究, 得到了泄漏声发射信号的频谱和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机械泵运行产生的背景噪声信号主要分布在10 kHz以下, 而气体泄漏产生的是高频声发射信号, 且漏孔越小, 信号能量越小, 高频成分所占比例越大。该研究对于航天器在轨泄漏的检测及泄漏量评估等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0.
《中国航天》2011,(3):47-47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2月24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执行国际空间站飞行任务。它2月26日同空间站对接。机上乘有6人。这次发射曾拟在去年11月初进行.但因出现氢气泄漏和随后发现外贮箱一些部件存在开裂问题而多次推迟。代号STS-133的这次任务是发现号最后一次飞行,原定持续11天,后延长2天。发现号此行把“永久多用途舱”(PMM)送上了空间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