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211篇
航天技术   106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10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成都地区唯一的民航运输机场,是民航总局“十五”规划6大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之一,也是目前西部地区客流量最大的机场,其2004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168万人次,在国内客流量排名中居第六位。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地方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及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成都双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和起降架次持续高速增长,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62.
伊明 《飞碟探索》2008,(1):38-40
1998年9月底,我陪同几位院士前往巴丹吉林沙漠考察。前往巴丹吉林沙漠考察的这几位院士都风度翩翩:王大珩院士头脑清晰、思路纵横,行动和言谈都保持着固有的节奏;罗沛霖院士虽已85岁高龄,仍思接千载、谈吐儒雅,还不时开上几句玩笑;崔俊芝院士才思敏捷、为人谦和,他已是年逾花甲之人,但在王老、罗老面前却始终以学生自居,搀扶、开车门这样的小事,他都十分在意,  相似文献   
163.
《航天员》2008,(3):30-31
实验志2实验进程15-30天实验日期2007年12月13日-28日实验白描:卧床前15天是人体生理反应的急性适应期,但随着卧床实验时间继续延长,志愿者的生理不适逐渐消失,单调乏味的生活,限制活动等因素成为主要应激源。这个阶段,工作人员必须丰富志愿者的日常生活,充实他们的精神力量。本阶段的实验要求是在不出现严重生理及心理反应的基础上,实现95%的志愿者完成30天卧床实验。  相似文献   
164.
走西口     
董尧尧 《西南航空》2007,113(6):88-89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一曲《走西口》传唱了二百余年,至今听来仍让人唏嘘。这首哀婉的民歌广泛流传于山西、陕西、河北和内蒙,特别是在晋北、陕北、张北和内蒙古西部地区可谓家喻户晓。《走西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走西口”大移民运动的写照,也是这一带老百姓数代人生活经历的真实记忆。  相似文献   
165.
《质量与可靠性》2005,(3):58-58
近日,由空军驻北京地区军代局局长缪会元一行5人组成的专家检查组对空空导弹研究院重点型号质量整顿检查工作进行验收。院长荣毅超、党委书记李红旗、主管质量副院长孟庆凤等院领导、空军驻洛阳地区军代室总代表和麦成、发展、生产、质保系统和发控部等有关单位的领导40多人参加首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6.
为落实上级关于开展“防相撞宣传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维护空中交通秩序,确保空管安全,3月18日,南京空管中心组织召开了南京地区军民航防相撞工作协调会。南京军区空军机关、空军某部空管部门的领导和管制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7.
168.
当前,国内一些支线需求相对集中的机场通常由干线飞机通过经停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为了扩大支线飞机运营的市场份额,可在中部地区选择中转机场扩大支线飞机干支衔接模式的应用范围,也可依托中转机场完善支线机场之间的航线连接。  相似文献   
169.
民航信息     
《西南航空》2011,(7):20+22
国航开通成都-东京直达国际航线6月16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分公司开通了成都-东京直达航线,改变了两地往来必须经停第三地的现状,该航线是西部地区架起的第一座直飞日本首都的空中桥梁,也是国航服务地方经济、打造成都航空枢纽迈出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70.
《航天》2011,(7):10-11
2010年6月3日凌晨4时,天鹰4A气象火箭携带中国首枚GPS探空仪海燕A成功发射,试验获得了中国低纬度地区高精度临近空间大气温度、压力和风场的完整探测参数。2011年5月7日上午7时,天鹰3C探空火箭携带鲲鹏一号探空仪再次成功发射,成为中国探空火箭飞行高度最高的一次,为中国火箭探空事业竖起了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