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32篇
航天技术   7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Fletcher成核理论及均质-非均质凝结双流体模型,讨论了电荷作用对凝结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无电荷影响时,成核率计算公式精度均较高,流场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相对误差不超过5%,表明所建的均质-非均质凝结双流体模型具有较高精度.不带电时,加入颗粒半径为5nm颗粒前后流场过冷度差别较小,加入颗粒半径分别为8nm和10nm颗粒后过冷度峰值虽分别降低2K和7K,但均导致自发凝结向下游迁移.当颗粒带电荷量为Q=1e,加入颗粒半径为5nm颗粒情况下对减小成核自由能障、增加非均质成核率的作用最为明显,这一作用在颗粒半径为8nm时较弱,颗粒半径为10nm情况下最弱.当带电量增加至Q=3e时,加入颗粒半径分别为5nm和8nm颗粒情况下峰值过冷度与均质凝结相比分别下降10K和6K,且较明显地抑制了自发凝结发生.   相似文献   
42.
2004年10月19日9时20分,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风云二号气象卫星C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似巨龙般奔向太空。约24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星箭成功分离,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风云二号C星除了可以获得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外,还增加了对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43.
高洁 《民航科技》2005,(5):49-51,53
本文以2003年8月28-30日发生在陕西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为例,应用客观分析软件,对其流场、水汽条件及稳定度的各个物理量参数进行计算。分析发现:暴雨的发生,除须具备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外,还要具有深厚的垂直对流层、一定厚度的水汽辐合层,以及区域内正的水汽通量增量;降水区的分布与比湿舌轴线、低层最大风速轴线一致;能量分析发现,暴雨并不是发生在最不稳定的区域,而是发生在等△θ。线密集的地方,主要降水沿等△θ。线0℃线分布。  相似文献   
44.
研究了联合地基GNSS和空基GNSS掩星观测的大气水汽探测方法。首先,利用COSMIC(气象、电离层、气候星座观测系统)和GRACE(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无线电掩星产品对对流层层析成像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优化,标定了对流层干延迟模型,建立了新的大气加权平均温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方法用于确定水汽层层顶(即对流层层析模型的顶部边界)。选择香港地区12个连续GNSS气象监测站2017年6月份的数据反演计算了水汽的三维分布,以探空测站的水汽密度为真值,统计层析反演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偏差为:偏差平均值优于1.36g/m~3,RMS值优于1.70g/m~3。  相似文献   
45.
李彬  张磊  杨自春  孙文彩 《推进技术》2020,41(11):2530-2537
针对汽轮机叶片智能优化设计中的叶片参数化建模与型线重构问题,首先基于三次Bezier曲线推导了叶片型线的坐标方程,根据叶片基本几何参数实现了汽轮机叶片型线的参数化表达。在构建的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叶型坐标点数据,采用人群搜索算法(SOA)重构实际汽轮机叶片型线,并通过叶型重构算例对SOA和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ezier曲线构建的参数化型线光滑性好质量高,所提方法可以任意修改叶型几何参数并再生模型,实用性较强且效率较高。基于SOA优化算法的叶片型线重构方法可以准确重构Dykas汽轮机叶片型线,且SOA重构叶型的方法收敛速度快、收敛结果更稳定,为汽轮机叶片优化设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6.
音速喷嘴中流动的蒸汽或含湿气体由于自身的温降而发生凝结现象,对音速喷嘴的计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音速喷嘴凝结现象和自激振荡的复杂变化情况,利用一套凝结实验平台研究了音速喷嘴内湿空气凝结现象,得到了不同条件的喷嘴沿程压力,并建立了凝结流动Eulerian两相模型,对凝结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分析,使实验结果得到了验证和补充。结果表明,载气的压力、温度、湿度会对凝结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凝结发生位置伴随载气温度、湿度的提高而前移,强度有所增大。随着载气压力的增大,凝结发生位置前移,但是强度相对减弱。自激振荡的频率与载气湿度、温度呈正相关,与载气压力呈负相关,振幅与载气的压力、温度、湿度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7.
建立激波管装置,用以产生一维非定常的膨胀气流。描述膨胀气流的流场分布以及由此导致的水蒸汽自发成核、相变、凝结的物理过程。实验装置中,设置两个通道探测瞬态相变的信息:动态压力传感器探测膨胀气流的压力变化和光电倍增管探测水蒸汽从成核直至生长成液滴(凝结)所产生的光散射辐射强度。两种信息都由FFT(CF-910)分析仪采集记录,得到膨胀气流的压力曲线,显永过饱和度的变化;得到散射光功率曲线,立定不同蒸汽分压下液滴的相对增长速率。  相似文献   
48.
蒸汽引射方案是引射式超声速风洞的可选方案,为考察该方案产生凝结激波的条件及其水蒸汽凝结对引射系统性能的影响,在Fluent平台上采用自定义模块耦合希尔动量模型,编写了能模拟高速气流中水蒸汽凝结的计算程序。校验了数值模型和方法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蒸汽引射流场内的水蒸汽凝结问题进行了初步数值研究。得到喷管、引射流场参数以及液滴质量百分数、结核增长率的分布。结果表明:(1)水蒸汽凝结主要发生在引射喷管和喷管出口膨胀区中。其中,在引射喷管内的蒸汽凝结占大部分。凝结核增长为主要特征。(2)初始结核区位于超声速气流是凝结激波产生条件。采用饱和蒸汽引射可避免产生凝结激波。(3)尽管是否考虑凝结/无凝结效应会造成引射流场产生差异,但两者总体相似。(4)水蒸汽凝结会给引射系统带来较大的性能损失,但通过改进气动轮廓可减小其影响。  相似文献   
49.
燃烧加热风洞中水蒸气相变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带有非平衡相变模型和考虑高温气体效应的平衡流动模型的数值方法,模拟了燃烧加热高超声速风洞中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在喷管流动中发生相变的物理过程,研究了水蒸气凝结对下游流场参数的影响和凝结后气流进入试验段时尖劈模型斜激波后发生液滴蒸发两种典型情况。研究表明,凝结产生的潜热使试验气流参数偏离初始设定的风洞出口模拟流场;在流场中产生的凝结激波,将加剧凝结对风洞出口参数的均匀性的影响;对出口马赫数为6的喷管,为了模拟静温为220K的高超声速飞行环境,水蒸气的凝结将难以避免;带液滴试验气流经斜劈压缩后液滴蒸发,斜激波后气流热力学参数不能恢复到无相变时斜激波后的状态,将影响模型实验的测力等数据。  相似文献   
50.
应用基于多波长消光法原理发展的光学探针,测量了跨声速风洞中不同马赫数湿空气流自发凝结形成的水滴尺雨及浓度,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