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438篇 |
免费 | 1085篇 |
国内免费 | 68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589篇 |
航天技术 | 697篇 |
综合类 | 632篇 |
航天 | 12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73篇 |
2022年 | 226篇 |
2021年 | 233篇 |
2020年 | 248篇 |
2019年 | 249篇 |
2018年 | 156篇 |
2017年 | 223篇 |
2016年 | 257篇 |
2015年 | 255篇 |
2014年 | 288篇 |
2013年 | 302篇 |
2012年 | 395篇 |
2011年 | 388篇 |
2010年 | 321篇 |
2009年 | 398篇 |
2008年 | 341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266篇 |
2005年 | 236篇 |
2004年 | 197篇 |
2003年 | 206篇 |
2002年 | 196篇 |
2001年 | 183篇 |
2000年 | 132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120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110篇 |
1994年 | 75篇 |
1993年 | 76篇 |
1992年 | 68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59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27篇 |
1987年 | 32篇 |
1986年 | 5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采用大涡模拟方法、结构化网格建立了低压高负荷透平Pak B叶栅的非稳态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流动参数对合成射流控制叶栅流动分离的影响.控制前随着雷诺数的减小和气流攻角的增大,叶栅流动分离区域变大,在气流攻角为5°下发生分离未在尾缘前再附的情况.合成射流控制后,不同流动参数下的流动分离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并且在射流偏角为30°时,合成射流控制效果最好.合成射流使叶栅吸力面的流动分离位置推迟,再附位置前移,分离泡尺寸减小,叶栅吸力面的逆压梯度段缩短,吸力面边界层表面的剪切层在向下游迁移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充分的抬升,避免了大尺度涡旋的形成,并且很快地黏附于壁面,进而有效地控制了流动分离. 相似文献
83.
进气道旋流发生器的设计与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深入研究旋流以全面评价进气道/发动机相容性,设计了一套可调叶片转折角、叶片高度、叶片数的叶片式旋流发生器.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旋流发生器进行了各种组合的流场计算,分析了可调参数对旋流发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旋流发生器能够产生整体涡强度达8°~22°的旋流,叶片数对旋流整体涡强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4.
85.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da/dN的蒙特卡罗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蒙特卡罗法模拟分析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确定了算式中的参数分布规律及相关性。通过计算数据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蒙特卡罗法模拟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86.
用凝固模拟方法预测铝合金铸件缩松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有限元法和六节点等参数单元对铝合金金属型铸造过程进行了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对铸件不同典型部位进行了金相分析,结果表明,参数G/可有效地预测铝合金缩松形成倾向的大小,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7.
88.
89.
90.
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 (RANS)方程和结构网格技术,采用二阶空间离散精度的MUSCL格式,并结合k-ω剪切应力输运(SST)两方程湍流模型和γ-Reθ转捩模型,研究了梯形翼风洞试验模型中前缘缝翼、后缘襟翼连接装置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简要介绍了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介绍了梯形翼的风洞试验模型及风洞试验结果;在网格收敛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全湍流"方式和转捩模型研究了梯形翼试验模型连接装置对气动特性的影响。通过与不带连接装置的计算结果的对比,采用"全湍流"模拟方式,计算模型中考虑试验模型的连接装置引起升力系数下降、阻力系数下降、低头力矩减小以及失速迎角提前;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进一步考虑转捩影响可以提高梯形翼风洞试验模型气动特性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吻合程度,梯形翼风洞试验模型失速迎角附近的气动特性数值模拟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