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6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258篇
航空   1129篇
航天技术   178篇
综合类   254篇
航天   36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力学环境研究和试验条件制定需要获知船(星)箭组合体在上升段过程中经历的复杂的力学环境条件,然而目前没有针对发动机的推力脉动、跨声速抖振等外力函数的直接测量方法。针对该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应用载荷识别方法反演运载火箭和卫星组合体在发射段力学载荷条件的新方法。运用Duhamel积分和模态叠加法,以二次多项式作为基函数,推导建立了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动态载荷识别数学模型,并通过算例完成了与精细积分法的比较。结果表明新方法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和很高的识别精度,且无误差积累问题存在,通过提高采样频率,减小计算步长,可获得更精确的识别结果,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32.
针对高超声速巡航类飞行器面临的复杂流动下的热气动弹性问题,发展了一种时变热模态适用的非定常气动力降阶模型,建立了基于流-热-固时空耦合分析策略的热气动弹性分析方法,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前体进气压缩面进行了实际飞行加热过程的时变颤振分析。结果表明,在局部高热流载荷下,压缩面固有模态频率和振型随时间发生了大幅度变化,而所建方法能够适应上述变化,在获得高置信度非定常广义气动力的同时,避免了重复性的非定常气动力数值计算,可将热颤振分析中的气动力计算效率提升若干量级;此外,在达到热平衡后,进气压缩面的颤振动压降为初始时刻的0.64%,使得飞行包线大幅收窄。相关方法有效缓和了热气动弹性分析效率与精度的矛盾,提升了热气动弹性问题的工程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33.
杨鹤森  赵光银  梁华  王博 《航空学报》2020,41(8):23605-023605
深入认识翼型动态失速,结合有效流动控制手段,对解决直升机、风力机桨叶等动态失速引起的高阻力、大低头力矩等气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翼型动态失速的流场特点和危害,进而分析了缩减频率、雷诺数、马赫数以及翼型型面等参数对动态失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常见的动态失速流动控制方法及其研究进展。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易于产生快速、可控的宽频带气动激励,在动态失速控制领域具有潜力,本文着重介绍了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动态失速控制的概念和流动控制原理,总结了近来年等离子体激励在翼型动态失速控制上的进展。  相似文献   
834.
针对圆形薄膜太阳翼展开过程中存在的柔性大、非线性强、耦合程度高以及展开过程复杂等问题,本文以UltraFlex太阳翼为研究对象,使用膜单元模拟翼面,相比于壳单元获得了更好的展开效果,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SAMCEF对其展开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通过分析系统展开过程中能量变化曲线,研究不同转角驱动函数对其展开稳定性的影响。对圆形薄膜太阳翼展开锁定状态进行模态分析,与NASA的ANSYS分析结果相一致。将分析结果与NASA UltraFlex样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模态频率误差在6.77%以内,符合美国TRL6技术标准,验证了SAMCEF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35.
836.
由于雷达跟踪测量数据总存在误差,而目前采用的误差处理算法修正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有效估计数据中的未知误差,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算法的雷达误差残差诊断方法,利用得到的内蕴模态函数拟合出误差残差的特征,准确分离出设备的误差信息。通过对某雷达的实测数据分析证明该方法较其他方法对解决该类问题更为有效,且在事后高精度数据处理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37.
吸收边界条件的选取在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设计衍射光学元件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出了一维吸收边界条件的解析解及该吸收边界对TEM波的反射系数,用数值模拟验证了在激励源分别处于讨论区域右边、中间,且在TEM波传播的同时一直存在的情况下,一维Mur一阶吸收边界条件和波延迟法的优质吸收效果。对两种边界条件的计算误差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Neum ann边界条件波形稳定早,数值精度高,Mur一阶边界条件波形稳定稍迟,有一定误差,但吸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38.
一种界定模态密集程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潇翔  胡军 《宇航学报》2010,31(4):1093-1099
研究了被控对象包含密集模态时对控制的影响,说明了密频系统的模态不稳定特性引 起对象模型不准确,给控制器设计造成困难并容易导致控制性能下降。分析了已有的密集模 态定义及相关判别准则的不足,针对控制,从密集模态振型不稳定性角度提出了新的基于振 型灵敏度的密集模态界定方法,容易辨别出系统的密集模态子集,也可以用于比较不同系统 的模态密集程度。算例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以此界定模态密集程度对振动控制更有意义 。
  相似文献   
839.
车身是客车的关键总成,车身模态是车身结构中首先要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不仅影响客车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还影响乘坐的舒适性.文章运用解析模态法,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I-DEAS建立有限元模型并施加载荷,再经过解算,得到客车车身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为客车车身结构的分析计算、后续结构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40.
基于左矩阵分式模型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鑫晖  张令弥  王彤 《航空学报》2010,31(1):125-130
提出一种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宽频模态参数识别算法。该方法基于频响函数(FRF)的左矩阵分式模型(LMFD),通过最小二乘法在z域内求解模态参数,避免了s域内矩阵的病态问题。针对左矩阵分式模型的特点,给出了一种通过主分量分析(PCA)建立稳定图的方法。指出了传统的频域多参考点(PRFD)方法与基于左矩阵分式模型识别方法之间的关系。最后采用GARTEUR模型仿真算例与飞机模型的实测算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