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48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直升机涡环状态速度边界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直升机作带功率下降时,若操纵不慎,容易陷入涡环状态,如果没有足够的高度,就会造成坠地事故。目前,与涡环现象有关的飞行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中国民航与南航直升机所合作开展子‘直升机如何避免涡环事故’的课题研究,模型试验研究是在南航直升机研究所自动研制的大型试验设备-旋臂机上进行的。本文介绍了继垂直升降试验之后的斜下降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出涡环状态的旋翼气动力和力矩的非定常特性以及不同下滑角的影响,尤其  相似文献   
52.
扭曲舵抗空化性能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扭曲舵的抗空化性能,在空泡水洞中对带导流罩的扭曲舵和常规舵进行空泡观测对比试验,试验中观测了两者的舵面空泡和舵下端面空泡。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航速工况下,扭曲舵的舵面空化起始舵角提高7°~8°;扭曲舵下端导流罩的空化起始航速可提高7kn以上,其空化起始舵角可提高15°;当水面舰船在高航速小舵角时,扭曲舵可消除舵面的空化剥蚀影响;当水面舰船在高航速大舵角时,扭曲舵可有效降低空化剥蚀的面积。因此,扭曲舵具有良好的抗空化性能,在水面舰船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53.
新概念脉冲爆震发动机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新概念脉冲爆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热力循环方式、优点及应用范围 ,对国外脉冲爆震发动机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介绍了作者在脉冲爆震发动机探索性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 :修正了比冲计算公式 ;发展了一种新的低能量 (5 0mJ)单级起爆系统 ;采用爆震性较差的液体燃料C8H1 6/空气混合物 ,在国际上 ,首次成功地进行了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原理性试验 ,所测量的爆震波压力比非常接近充分发展的C -J爆震 ,说明已获得了充分发展的两相脉冲爆震波 ;实验研究了脉冲爆震发动机的直径和爆震频率对其性能的影响 ;突破了将脉冲爆震发动机长度缩短到 1m ,爆震频率提高到 36Hz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4.
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气-液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内特征参数对产生爆震波的影响规律,系统地测试了以汽油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的气-液两相脉冲爆震发动机模型在不同点火频率及不同余气系数下爆震波的峰值压力以及平均爆震波速,并对其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发现,当余气系数σ增大时,爆震波发动机性能下降,在爆震室长度一定时,点火频率等于脉冲爆震频率。  相似文献   
55.
基于相似理论分析了轴承保持架模型的动力相似判据, 根据模态分析理论得出主要模态参数的相似比, 制作放尺比3∶1的保持架模型, 进行了保持架模型动态特性试验, 由试验结果得到实物保持架的固有频率.并通过轴承组件动态响应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6.
FL-12风洞突风试验装置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在FL-12风洞研制的垂直和水平两种突风发生器,两者都是通过电机驱动凸轮、凸轮带动连杆使叶片摆动,改变电机的转速和凸轮的偏心距来产生叶片不同的频率和振幅,同时还介绍了两种突风发生器的优缺点、安装方法以及减振隔振措施。通过突风流场的测量,得出:突风区域内左右和上下位置突风流场变化较小,前后位置突风流场变化规律为离叶片越近,正弦规律越明显,突风流场越纯正;离叶片越远,正弦风速受干扰越大,突风流场越不纯正;正弦突风流场的风速幅值与来流风速、叶片个数、叶片摆动频率和测点距叶片的风洞轴向距离有关,并且都是正相关的关系。最后简要介绍了突风响应及减缓两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突风发生器能产生均匀的垂直和水平突风流场,突风频率和强度均可满足弹性模型突风试验要求,FL-12风洞具备了突风响应试验研究技术。  相似文献   
57.
为实现环形燃烧室模型试验件冷态流场测量,设计了环形燃烧室模型试验件,并在自模区工况下对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测量其内部冷态流场进行了调试。结果表明,可变视场透镜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头部流场测量时视场变化的需求,试验件增透设计并配合滤光镜和圆偏振镜能很好地削弱试验背景光和试验件表面产生的反射光。单个头部、两个头部、六个头部获得了较好的测量结果,而环形流场因激光衰减、光腰厚度增加、测量分辨率降低,半环形流场因上下两个区域示踪粒子相关性较差,都没能实现测量,最终通过旋转试验件的方式实现了环形流场测量。所测结果能较好地揭示真实曲率效应影响下单个头部流场的细节结构、相邻两个头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及整个环形流场的结构特征,为环形燃烧室模型试验件冷态流场测量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8.
基于刚性地基和软夹层地基上基础隔震结构的振动台模型试验体系,建立了刚性地基和软夹层地基土-基础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等尺寸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两者不同地基上模型结构体系的自振频率、加速度反应和模型地基的加速度反应规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模型试验结果虽然在数值上的差距较大,但两者反应的模型在地基地震反应特征、隔震层的隔震效果和模型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等方面的规律基本一致。也就是说,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开展土-隔震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在定性规律的反应上是可行的,但在定量模拟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相似文献   
59.
60.
为了克服自适应壁风洞在模型支撑方面的困难和加大试验模型,提高试验雷诺数,西北工业大学在高速二元柔壁自适应壁风洞中开展了半模型试验技术的研究。采用基于平均流线概念的二元计算方法和以消除模型轴线洞壁干扰为目的的三元计算方法,两种方法均以沿上下柔壁中线所实测的洞壁压力分布为计算依据。试验采用有对比试验数据的AEDCWIM1T洞壁干扰测压模型,堵塞比为3.38%。在所作的试验状态下其试验结果与AEDC4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